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69311
加强外来器械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6期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外来器械管理的加强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月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器械接受常规外来器械管理,观察组加强外来器械管理。对两组不同时间来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现象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感染现象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3.12±1.14)d,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7.13±1.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掌握医院内外来器械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其不足与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能有效降低院内由外来器械所致的感染,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 外来器械; 加强管理;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15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6.084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疗科技的发展,临床治疗与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医疗器械也越来越精密、复杂,且某些器械其价格昂贵而使用频率较低,不利于医院作为常规器械备用,对于此类器械,统称为外来器械。了解外来器械管理现状,改善管理制度,将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本文即针对加强外来器械管理,对院内感染的影响,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月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65例,女35例,年龄12~65岁,平均(33.45±5.35)岁,其中上肢骨折患者42例,下肢骨折患者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例。再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月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上肢骨折患者52例,下肢骨折患者3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3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13~64岁,平均(34.45±6.15)岁。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2)药物过敏者;(3)不能配合试验者。两组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器械接受常规外来器械管理。观察组加强外来器械管理,具体如下。

    1.2.1 总结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手术器械未实行集中管理,清洗流程不合理。(2)准入制度不完善。在外来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器械证件不全以及过期等问题,导致某些器械质量不过关,为医院及患者埋下安全隐患。(3)器械清洗不规范。外来器械多属于结构复杂的器械,若在清洗、灭菌时拆卸不完全或缺乏相应的清洗工具时,将导致器械的清洗不合格[1-2]。清洗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在清洗过程中,难免造成遗漏,或不符合临床清洗要求。临床负责清洗器械的护士,虽具备专业知识,但对外来器械这类非临床常见器械常常了解不够,造成拆分不彻底[3-4]。或由于对器械材料不了解,未能选择合适的清洗方式[5-6]。(4)器械包装不规范。医疗类器械消毒灭菌均有严格的要求。不正确的包装方法将直接影响器械灭菌的质量。如包装过大、超重,未使用专用的容器包装,器械摆放凌乱、重叠,可拆分器械未拆分包装等均导致器械消毒灭菌不完全,从而埋下感染等安全隐患。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往往在器械的包装上达不到安全标准。(5)器械流动性大,不能及时送达。外来器械多在各个医院内不停流动以及周转受限,虽提前预约,仍存在排队使用的现象。导致器械送达医院时间过晚,无充足的时间进行仔细的清洗、消毒灭菌。(6)灭菌质量不保障。供应商未提供灭菌参数;装载不规范;湿包;未实行生物监测放行;追溯管理不完善。

    1.2.2 改进外来器械管理对策 (1)加强人员的培训。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具有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无菌要求高,对CSSD人员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处理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岗位人员必须接受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清洗消毒基础知识,能正确使用清洗工具和清洗操作规程;各类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知识和技能;外来医疗器械的基本分类、清洗的特点;植入物的基本分类、材质、清洗特点;正确执行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洗操作规程;了解手术使用过程中对器械的特殊功能要求;评价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清洗质量方法及标准。(2)实行集中管理。2011年开始手术器械全部由消毒供应室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后无菌发放。(3)制定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管理制度。医院根据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管理的规范要求,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制度中明确各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对植入物与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包括审证、验证、采购、使用通知、器械接收、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确认监测合格、使用记录、质量追溯管理等相关内容与工作流程。择期手术由临床科室负责,在术前1 d通知供应商将器械送到消毒供应室,急诊手术则应在使用前至少6 h送到消毒供应室,以确保能完成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灭菌后效果监测等需要的时间,做到灭菌监测合格后放行等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接收清单,记录内容包括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相关的信息,检查器械功能是否完好,核对无误后双方在清单上签名。(4)清洗质量管理。制定各类器械清洗操作流程,普通器械清洗,电动工具的清洗,特殊器械的清洗,植入物的清洗流程等。植入物及外来器械清洗消毒应遵循WS310.2的要求,复杂手术器械要遵循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提供的书面说明书。由于外来器械多较精密,故需细化清洗流程。器械缝隙里较易残留骨髓、血液、骨渣、细菌等,为了便于清洗,所有多个部件组成的器械或设备应遵照制造商的书面说明书进行拆卸,所有的关节器械应该打开,保证所有表面得到有效清洗,清洗时不得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对于需要拆分的器械,护士应防止较小零件丢失等现象。(5)加强灭菌前包装管理。使用手术器械专用的器械盒或标准篮框包装,包装不宜超大超重,包装的体积与重量参照WS310.2的规定,体积不超过30 cm×30 cm×50 cm,重量不超过7 kg,数量多的手术器械应使用多个装载容器分包包装。内容物不宜过多,摆放不能重叠。手术中植入物与非植入物需分开包装,骨科的螺钉、钢板类器械需使用纱布包裹。对于拆分下来的体积较小的器械,需放入特定的盒子里进行包装,以免丢失。包内最难灭菌的地方放置第五类化学指示物,多层包装的每层均放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包外做好标识,标识内容包括炉号、炉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器械名称、包装者、核对者,以便于追溯。(6)制定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灭菌后发放管理制度。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灭菌后发放遵循WS310.3的规定要求,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临床使用,紧急情况下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第五类化学指示物,第五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结果及时通报使用部门。制定植入物提前发放的记录表,通过定期统计分析提前放行记录的情况,对不适当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的要求。减少紧急情况下发放植入物的频率。, http://www.100md.com(黄河芬)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