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94071
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期
     高频振荡通气是以高频模式及低容量的方式维持患儿生理需要,交换患儿体内气体,是一种高效特殊的通气方式,同时该通气治疗方式减少了传统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给患儿造成的多种并发症。且高频振荡通气方式避免了传统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时低通气压力不能缓解肺低血氧状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弊端。通过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的身体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在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后的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气道压、用氧浓度、氧合指数及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少,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參考文献

    [1]邱其周,程贵辉,陈虹余,等.不同通气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康复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7,8(2):82-83.

    [2]雷克竞,谭静,唐国红,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6,4(3):93-94.

    [3]朱建幸.常频机械通气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7(2):68-69.

    [4]刘玲,蒋君,许松涛.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6(2):67-70.

    [5]陈丹,黄西林,李小萍.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气胸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5(7):70-71.

    [6]朱耀斌,罗朝峰,范祥明.高频振荡通气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重度肺损伤中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8(2):86-87.

    [7]刁诗光,邱燕玲,王冬妹,等.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4(3):97-98.

    [8]刘洋,张莹,王琳.新生儿气胸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2017,7(2):66-67., http://www.100md.com(刘炜)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