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法学·综合版》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25963
浅谈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梅浩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术与结肠次全切除术联合改良 Duhamel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4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结肠次全切除联合改良 Duhamel 术,对两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同时联合改良 Duhamel术,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结肠次全切除术;改良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4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220-01

    慢性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障碍,其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引起便秘发病因素很多,如饮食习惯、心理因素、先天的发育不全、炎症、不及时的治疗、长时间的用力排便等因素影响,其中老年患者最多见。现对我院的4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并联合改良 Duhamel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09年12月~2010年6年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功能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者各20例,年龄22~60岁,病程5个月~8年,排便间隔时间最短3d,最长15d,每次排便时间30~45min。随机把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排便时间、病程、间隔时间等一般资料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表现出排便次数少且排便时间久,缺乏便意,伴有腹痛、腹胀,少数腹痛明显,无恶心、呕吐症状。

    1.3术前诊断及医技检查:对患者均行排粪造影,了解肛管和直肠的形态,判断出是否为混合型慢性功能性便秘。再采用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和结肠传输试验,诊断标准按口服标志物后 3d结肠内仍存留标志物,来判断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程度[1]

    1.4治疗方法: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常规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对患者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给予气管插管,右中腹部旁正中切口。在术中全方位的探查有无乙状肠过长或盲肠有无明显扩张现象,连同盲肠一起游离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上段直肠。必须保留回结肠血管及支配盲肠的分支。保留距回盲瓣约5~ 6cm 升结肠,切除结肠、阑尾。在直肠中段离断,切除近端直肠。保留的升结肠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80o,经肛门行升结肠直肠端端吻合,将吻合口关闭在腹膜外,缝合结肠系膜。观察组在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再联合改良Duhamel术,经过肛门括约肌行水平刺穿到直肠后壁, 经肛门行近端升结肠与直肠后壁端侧吻合, 吻合前仔细检查以避免升结肠及其系膜乱扭曲[2]。 升结肠切口下缘与直肠残端后壁做间断缝合, 经肛门行直肠后壁全长与升结肠侧侧吻合, 再将直肠残端的前壁与升结肠横切口的上缘行间断缝合,缝合系膜裂孔。

    1.5术后随访:在术后的回访主要是以电话随访、问卷调查、来院复查等方式。随访的内容包括:每日排便次数、排便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有无腹痛症状以及是否发生腹泻与肠梗阻现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