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法学·综合版》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26035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手外伤术后手功能康复效果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汪敏 邬国英 蒲红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手外伤术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分别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通过对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估、徒手肌力测定(MMT)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程度及有效性。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手运动功能康复程度优为21.6%,良为54.9%,可为25.5%,差为2.0%;对照组优为6.0%,良为28.0%,可为36.0%,差为30.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手功能康复效果明显。

    关键词:手外伤;功能康复;健康信念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20-02

    手是人体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之一。人类可以通过手使用各种工具,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由于手同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因而又是最容易受伤的器官。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手外伤伤情多种多样,治疗时也比较复杂,除皮肤裂伤、轻度软组织挫伤、单纯单处骨折外,很多手外伤都极容易遗留功能障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1]。患者在术后一旦发生功能障碍,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用在功能康复上,还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应针对手外伤术后功能障碍以预防为主。本研究将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用于手外伤术后的患者,探讨其对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功能康复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科2012年03月-2012年05月手外伤术后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女性25例,男性76例;年龄4岁-88岁,平均年龄36.63±6.83岁,以20-50岁年龄组构成比较高。其中挤压伤34例(含2例车祸碾压伤),冲击伤10例,砸伤10,切割伤25例,机器绞伤13例,戳伤、挫伤、摔伤、烧伤各2例,刀砍伤1例。101例患者中急诊手术67例,择期手术34例。将101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评估差值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入院后常规的护理教育,包括入院宣教,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宣教、出院后电话回访宣教,提供健康教育材料。

    1.2.2实验组:采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干预,即从患者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认知、对采取健康行为获益程度的认知、对采取健康行为障碍的认知、对实施健康行为能力的认知5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干预。具体方案:采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方案进行健康教育。包括术前术后的相关宣教、术后集中患者小组讨论会、出院前的视频播放功能锻炼短片、个人指导、不定期电话回访及相关指导、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营养师饮食指导的形式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健康宣教。(1)告知患者手外伤术后功能障碍的易感性和严重性,使患者提高认识;(2)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让患者意识到功能锻炼带来的益处,及不良行为带来的危害,使患者和家属意识到加强功能锻炼的益处。同时,也能认识到长期坚持功能锻炼,改变一些行为所带来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3)为患者提供相关帮助,使患者建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坚持功能锻炼,最大限度的恢复手的功能。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方法:采用对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徒手肌力测定(MMT)来评估术后手功能的恢复程度。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测量评估。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手指的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和远侧指间关节(DIP)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1)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法:测量掌指关节,近、远侧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减去上述关节伸直受限角度之和。总主动屈曲度-总主动伸直受限度=总主动活动度(MP+PIP+DIP)-(MP+PIP+DIP)=TAM

    徒手肌力测定采用目前普遍使用的Lovett法进行分级[2]。此检查方法是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体位,然后嘱患者分别在减重、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或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可以分为六级:0级-未触及肌肉收缩 (弱);1级-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微弱);2级-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差);3级-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可);4级-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良好);5级-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正常)。

    1.3.2 评价标准: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6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