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302387
98例急诊心肌梗死临床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宋晓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对急诊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急诊入院后给予其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抢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急诊护士通过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使抢救时间得到进一步缩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这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急诊;心理护理;心肌梗死

    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若是没有给予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死亡。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胸骨后疼痛,患者病情凶险,因此,患者可能会有严重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出现,甚至可能会有厌世心理的出现。为了能够使急诊心肌梗死临床抢救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8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心理护理资料回顾分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0年1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98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其中52例(53.06%)男性,46例(46.94%)女性;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2.05±3.83)岁;梗死部位:下壁梗死22例(22.45%),前壁梗死27例(27.55%),后下壁梗死20例(20.41%),侧壁梗死29例(29.59%)。随机将本资料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在急诊入院后给予其一般护理。

    1.2.2 观察组患者在急诊入院后在给予其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是急诊入院常常会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同时由于对病情的不了解还会存在恐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以关心、和蔼的态度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

    1.2.2.1 焦虑心理的护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般都伴有复杂的负性情绪,出现最早并且也是最严重的心理反应之一的是焦虑,护理人员需要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之间加强沟通,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安慰、鼓励以及疏导,从而使患者消除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1.2.2.2 恐惧心理的护理: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突然,常常存在着心前区剧烈压榨性疼痛的症状,并且有窒息感,患者则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此时急诊护士需要主动安定患者的情绪,准确及时的给予患者各种急救措施,动作轻柔,稳准快,从而使患者放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放下心理包袱,这对于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需要帮助患者尽早进入病人角色,保持一个平稳的心理状态。

    2.2.3 绝望心理的护理:由于急诊心肌梗死的患者一般都会非常敏感,容易出现绝望心理,因此急诊护士在进行治理时,需要以安慰、鼓励、理解、同情的目光对视患者,从心理上与患者接近,可以将患者的手轻轻握住,或对其肢体给予轻轻的抚摸,叮嘱家属不可在患者的面前表现出激动情绪,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支持,是患者心理负担减少,同时为患者讲述成功治愈的病例,从而使患者重树信心,消除悲观心理,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促进病情的早日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满意度

    本研究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来对选取的患者进行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向患者调查对急诊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满分为10分,患者非常满意则为10分,患者非常不满意则为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及t 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资料选取的所有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抢救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越来越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严重,常常出现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急诊护士必须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2]。

    急诊护士需要帮助患者客服心理障碍,调整心理状态,保持愉快平静的心情,在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从而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在本研究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组的患者HAMA评分、满意度以及抢救时间均明显优于仅采用一般护理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