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302258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沈烨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与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积极采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ST段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心电图观察手术前后QRS宽度无明显变化,而QT、QTc、OTd、QTcd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手术前的24h SDNN、24h HRV、夜间HRV值明显低于手术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可反映PCI手术的预后情况,值得作为临床诊断与判断预后的常规检测指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ST段;心电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并有年轻化的倾向。在治疗中,直接PCI指急性心肌梗死不溶栓治疗在球囊扩张后常规植入支架或不经预扩张而直接植入支架,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而通过心电图预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是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情况,望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与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入选标准:(1) 首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且为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进行直接PCI术并成功开通梗塞相关血管。(3)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同意。(4)住院期间不持续使用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3.5±8.0)岁。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都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过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等方法将导管、导丝、球囊沿动脉送至冠状动脉相应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数秒钟~数分钟,消除冠脉狭窄。

    1.3 心电图观察

    使用飞利浦Zymed Holter动态心电图机,以Q波的始点(无Q波时以R波始点)为起点,T波终点为其终点分别取PCI术前、术后12小时左右的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测量QRS宽度、QT、QTc、OTd、QTcd值。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总体标准差(SDNN)值和心率变异性三角指数(HRV)。

    2 结果

    2.1 QT相关值变化

    治疗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心电图观察手术前后QRS宽度无明显变化,而QT、QTc、OTd、QTcd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具体见表1。

    2.2 SDNN与HRV变化

    经过观察,手术前的24h SDNN、24h HRV、夜间HRV值明显低于手术后(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危重的疾病,早期心律失常的诊治认识的提高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在临床上人们早就认识到了心肌坏死范围和生存率密切相关。因此人们使用血清酶、心电图、放射性同位素、超声心动技术、心血管造影技术等来判断心机坏死的范围,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

    与溶栓治疗相比,直接PCI具有再通率高、残余狭窄轻及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又较外科搭桥术简便易行,直接PCI术在STEMI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直接PCI指AMI不溶栓治疗在球囊扩张后常规植入支架或不经预扩张而直接植入支架。SHOCK试验登记显示接受PCI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PCI后完全开通的患者病死率最低。

    通过入院时心电图预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是最简单、方便的方法。 在ST抬高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冠状动脉闭塞后,心电图会马上出现变化,在缺血对应区导联会探测到连续的心电图改变。目前认为QTd是反映心肌复极时间不均一性的直接量化指标,且较QT间期更能反映心室肌复极的时间差异,从而探测发生室性心律紊乱的可能性。已有多项研究显示OTd可预测特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有研究显示PCI术后短期内的OTd与预后无相关性。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心电图观察手术前后QRS宽度无明显变化,而QT、QTc、OTd、QTcd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时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ST段改变可有多种不同表现,这主要取决于导联电极位置、缺血区的位置、到达体表的电压水平及是否伴其他心电图的ST-T改变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6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