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302263
耳穴压豆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与其它证型的疗效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延边医学》 2012年第6期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与其它证型的疗效对比。方法:选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患者30例,其它证型中风后便秘患者30例,两组分别同时完成一个疗程的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区别。结果: 耳穴压豆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耳穴压豆,中风,便秘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uricular point compression treatment of liver Yang type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 and other types of curative effect contrast. Methods: Liver Yang type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30 cases, other syndromes of 30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o complete a course of auricular point compress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of two curative effect difference. Results: the auricular point compression treatment of liver Yang type 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 curative effect more prominent.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with bean, stroke, constipation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等,临床上主要分为脑梗塞和脑出血两大类。在中风恢复期并发症当中,据报道便秘的发病率高达90%。因此寻找一种简单而便捷的治疗便秘的方法是广大患者的需求。耳穴压豆作为治疗便秘的常用方法之一,有肯定的疗效,本文章主要探讨耳穴压豆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与其它证型的疗效对比。

    1、1临床资料:

    2011年11月—2012年8月在中风病房住院的中风后便秘患者,共收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资料完整的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50-85岁。其它证型中风后便秘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50-80岁。
, 百拇医药
    1、2治疗方法:

    (1)耳穴取穴

    耳穴:直肠下段、大肠、便秘点、皮质下、三焦、脾。

    (2)耳穴定位

    定位依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2】和《耳穴贴压疗法》【3】。

    直肠下段: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大肠:在耳轮脚上缘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l、3处,即耳甲7区。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便秘点:在三角窝内,近下缘处,当对耳轮下脚中段上缘,坐骨神经穴上方。
, http://www.100md.com
    三焦:在耳甲腔内,外耳门后下方,肺与内分泌两穴区之间,即耳甲17区。

    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3)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五次耳穴压豆治疗(为一疗程),每三天更换一次耳豆,所有患者均每天都按揉耳豆4次,每次每个耳穴2分钟,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

    1、3结论

    通过两组的疗效观察,耳穴压豆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患者有效为25例,有效率为83.3%,耳穴压豆治疗其它证型中风后便秘患者有效为21例,有效率为70%,由此可见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便秘具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对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的患者疗效更佳。因此我们能够广泛推广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后便秘。
, 百拇医药
    2、体会

    耳穴因其简便效佳,为世界广泛应用于临床。耳穴压豆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经济又实惠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中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就有关于刺激耳廓治病的记载,并大量散载于中医经典著作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脉度》日:“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五邪》日:“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挚。”唐?孙思邀《千金备急要方》:“艾灸耳后阳维穴,治疗风聋雷鸣。"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则耳聋,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有络于耳者。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20~130.

    [2] 陆寿康.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2~115

    [3] 单秋华.耳穴贴压疗法.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4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1993年,第1版:50., http://www.100md.com(李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