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4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523149
干扰素不同用药途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田达江
第1页

    参见附件(1136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不同用药途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本院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60例,均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并发症预防等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a1b,对照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a1b,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2.33±0.16)d,疱疹消失时间(3.06±0.47)d,治疗总有效率97.50%,2年内重复发病率5%,对照组退热时间(3.04±0.21)d,疱疹消失时间(5.31±1.22)d,治疗总有效率78.33%,2年内重复发病率21.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治疗时,在传统疗法基础上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a1b比肌肉注射退热和口腔疱疹消退效果更明显,更值得推广。

    关键词:干扰素;雾化吸入;肌肉注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自限性疾病,属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夏秋季,本病多由A组柯萨奇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发病特点是早期发热(体温39℃以上),咽部明显红肿、剧烈疼痛,后期口腔黏膜有疱疹,严重时溃疡性损害,流涎,呕吐,影响进食。常规治疗是用广谱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1]。目前治疗应用的抗病毒药物种类繁杂,因重组人干扰素a1b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干扰素的不同途径应用临床疗效不一,笔者以加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和肌内注射治疗进行对比,发现雾化治疗退热时间短,疱疹消失快,疗效更安全、可靠。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本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40例。选择条件:患儿年龄<12岁,咽疼、突然发热、拒食,咽弓、软腭、悬雍垂等部位黏膜或齿龈、颊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3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