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5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589673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新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延边医学2015年第22期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患者多预后差。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心力衰竭的基本发病机制是心室重塑,因此其治疗的关键是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以阻断心室重塑。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药物;心室重塑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心肌结构与功能改变,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而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类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也是引发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及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CHF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主要与人口老龄化及各类危险因素的增加有关。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深入,心衰药物的治疗策略也有一定的转变及进展,治疗模式已经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阻断及延缓心室重塑,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本文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CHF的药物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心力衰竭产生时可激活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分泌系统(RAAS),造成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浓度上升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