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5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589662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颈动脉斑块、hs—CRP及BNP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延边医学2015年第22期
     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颈动脉斑块、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8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门诊复查,评价治疗效果,患者颈动脉斑块、hs-CRP和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缬沙坦;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简称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有研究表明[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的激活在CHF发病及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