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学术版》 > 2014年第19期
编号:12809568
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在治疗共同性 外斜视中疗效的对比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5日 王冲 王艳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在治疗共同性外斜视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2013年近6年门诊就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通过术后3月随访,比较常规外直肌后徙术和外直肌悬吊术在治疗共同性外斜视中的疗效。结果:传统后徙术组患者术前平均斜视度35.8PD,术后1月平均斜视度6.8PD,手术成功率86.7%;外直肌悬吊组患者术前平均斜视度36.6PD,术后1月平均斜视度7.3PD,手术成功率80%。两组之间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外直肌悬吊术在治疗共同性外斜视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共同性外斜视; 外直肌悬吊术; 外直肌后徙术

    0 引言

    共同性外斜视是眼科门诊常见疾病,医生根据不同检查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外直肌后徙术。但是对于大角度外斜视,需要行外直肌超常规量后徙,手术具有暴露困难、危险性高以及耗时长的缺点。直肌悬吊术,即将肌肉悬吊在肌肉止端治疗斜视的方法及效果,国外杂志已有多篇报道[1-3],但是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是选取我院2007-2013年近6年门诊就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通过术后随访,比较常规外直肌后徙术和外直肌悬吊术在治疗共同性外斜视中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2007-2013年近6年共同性外斜视患者30名,均为恒定性外斜视,分为A、B组。A组: 2007-2010年就诊患者15名,4男11女,平均年龄17.1岁,采用传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组:2011-2013年就诊患者15名,5男10女,平均年龄16.3岁,采用双眼外直肌悬吊术。术前术后均有同一名医生进行视力检查、视近和视远斜视度三棱镜检查。排除标准:(1) 其他类型斜视(间歇性、知觉性等);(2) 既往眼部手术病史; (3)需要联合其他眼外肌手术; (4) 伴有垂直斜视等。所有患者手术量采用同一标准[4]。

    1.2 手术技巧

    所有患者均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切口,分离暴露直肌,6/0爱惜康缝线在肌肉止端后2m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