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学术版》 > 2014年第27期
编号:12806932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5日 陈小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64例翼状胬肉患者,以治疗方式为基础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分析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治疗组治愈率约为84.8%,复发率约为9.4%;对照组治愈率约为62.5%,复发率约为21.9%;两组患者治愈率以及复发率比较χ?分别为3.8636、6.4194,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确切,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临床疗效

    翼状胬肉属于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在局部呈三角形膜样增生,侵犯角膜的病症;是眼科的常见多发病症,可引发角膜散光,影响整体美观程度,严重时增生至中央瞳孔区域对视力造成损伤。目前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采用手术的方式切除治疗,但存在一定的术后复发率,相关临床资料记载可达20%~90%之间[1]。为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的恢复情况和复发率,笔者展开对64例翼状胬肉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叙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4年3月门诊收治的64例翼状胬肉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龄在28岁~70岁,平均(58.2±3.6)岁;原发性48例、复发性16例;病程在3~20年;平均(12.6±2.1)年。以治疗方式为基础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手术方式

    1.2.1对照组患者手术方式:术前3d采用0.3%的妥布霉素滴眼,4次/d。然后行翼状胬肉的切除: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0.4%的盐酸奥布卡因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常规铺设无菌布,开睑,再采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