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学术版》 > 2014年第30期
编号:12805297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马慧芬 李曼林 刘娅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手术室的9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中度、重度焦虑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的运用中,明显改善了患者焦虑的心理状况,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与整体护理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进一步改善,患者不仅对手术安全性担心,而且对护理方法要求也更高。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室中护理质量的优差对患者的手术进行以及后期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影响[1]。而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护理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对我院的45例手术室患者进行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整体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手术室的9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5.4±8.7)岁;其中四肢手术21例,肝胆手术10例,胃肠手术8例,妇科手术6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5.1±8.9)岁;其中四肢手术22例,肝胆手术8例,胃肠手术7例,妇科手术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手术类型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①术前访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1d下午到病房探访患者,对病人进行心理准备。通过仔细的沟通,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的细心和照顾。从患者的思想上改变其对手术的看法,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