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护理杂志》 > 2008年第4期
编号:12061800
综述灾难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心理干预与护理(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中国护理杂志》 2008年第4期
     3病因学与心理社会易感因素

    3.1创伤性事件:受害者应激暴露的水平是决定调节的重要因素,在暴露水平和后继的精神反应问题上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暴露的客观指数包括:①身体伤害;②亲人死亡③目睹他人死亡、受伤④损失财产。

    3.2易感因素:①年龄与发育水平:低龄儿童更易体验自发性闯入症状,而对大龄儿童或成年人更易受引起创伤回忆的事物的影响而感到剧烈痛苦。以往的研究表明年龄与PTSD的发生有关,以35岁一54岁组PTSD的发病率较高;②性别:女性的PTSD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暴露于同一创伤性事件后女性的PTSD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③ 受教育程度低、儿童时期有行为问题、既往创伤史,具有神经质倾向、内向性格、有精神障碍或物质滥用的家族史者易患PTSD。

    3.3 创伤后因素:① 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感;② 是否脱离创伤情境:③干预措施是否及时;④ 是否有足够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否有基本的需求保障;⑤ 是否具备有效的应对策略;⑥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种族或民族、文化差异对PTSD也有一定影响。

    国内的研究结果认为,地震后促使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是缺乏灾后的社会支持而不是对应激源的暴露强度[12]。另外,创伤后对当事人进行及时的社会支持和相应的心理干预会减少PTSD的发生率[12,13]。ASD症状的总数和总严重程度也是随后PTSD是否发生的预测因素[14]。

    4心理干预与心理护理

    4.1心理干预的概念、干预对象

    重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心理失平衡状态又称危机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