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护理杂志》 > 2008年第4期
编号:12062121
癌症患者的心理困难感应分析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中国护理杂志》 2008年第4期
     [摘要] 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恐惧、抑郁、焦虑、绝望始终贯穿于其心理反应的全过程,因此,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对癌症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按照心理护理的程序,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在平抚癌症患者的异常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癌症患者 心理感应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150-03

    1癌症患者心理困难感应的因素

    1.1 癌症本身的性质。确诊为癌症对患者是突如其来的打击,患者常表现为惊慌失措,一蹶不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面对现实。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表现为恐惧、自怜、怨恨、不安等多种情绪集结的心理活动。
, 百拇医药
    1.2对癌症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因各人文化程度,职业及社会人文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认知能力较强者多见于性格豁达、知识层次高、个人修养较好的病人。

    1.3个体的性格特征。不同个性特征者,对癌症的反应程度也各异。有报告指出:性格稳定而且在过去危急事件中能临危不惧,从容自若,泰然处之者,要比性格不稳定,脆弱胆怯者心理承受能力强。

    1.4社会的支持存在与否。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倾向是相对于社会及人文科学模式这个大背景而产生的,它调解着人们的现实情感。患者出现心理困难感应时,能否得到社会服务机构、亲属、友邻等的身心照顾及情绪支持,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作为顺应而生的一个新的肿瘤学分支学科一一社会心理肿瘤学(Psxcho-Onco-logy),其意义就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是对癌症患者承诺的社会责任[2]。

    1.5 年龄差异的个体感受。年龄不同,情绪变化也不同。青年人患癌症后大多感到被命运捉弄,被生活抛弃;而
, 百拇医药
    成年人患癌症后考虑家庭负担和许多后顾之忧;老年人患癌症后多不愿连累晚辈,不乐意接受治疗等。

    2癌症患者心理困难感应的表现

    2.1焦虑。焦虑是癌症病人预期疾病转归不良的情绪反应。Derogae’S报告指出[3],焦虑与抑郁是最为常见的由癌症患者心理应激产生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亢进,如烦躁、紧张、忧虑、猜疑等。过于焦虑会使机体的应激性增高,而对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交感神经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其结果是机体免疫机能降低,激素调节紊乱等。病人的焦虑可分为三类:一是期待性焦虑,是癌症患者得知诊断后最初所持的否认反应。患者拒绝接受现实,抱有侥幸和幻想心理,希望是医生判断错误或仪器、检验报告有误,祈求重新检查,并渴望得到满意的结果。这种心理的应对是一种缓冲,可以使患者保持一时的心理平衡,避免因骤然打击、过分震惊导致精神崩溃。二是分离性焦虑,是患者因入院而产生的不良的陌生感心理。患者由于与工作环境、家人分离,受到病房规范及医护行为的影响等,产生了角色转换的情绪反应。三是阉割性焦虑。手术造成的医源性的器官丧失或损容,放、化疗带来的精神及肉体上的痛苦等,使患者产生一种被阉割的压迫感。这时,护士要更加体贴和关心患者,唤起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稳定其情绪,为进一步的治疗护理奠定心理基础。
, 百拇医药
    2.2抑郁。病人承认了患癌症的现实后,精神极度痛苦,情绪消沉,忧愁、沮丧、无助,大有万念俱灰之感,医学上称心理休克(menealshock)[3]。这种负性情绪反应得不到及时缓冲,将导致情绪危象,产生自损或自杀行为。抑郁心理表现如下:(1)患者以自我为中心,不再惦念着去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把一切事情及与自己有关的人都看作是为自身利益存在的。(2)兴趣变得有限,即只对当时因他发生的事感兴趣,对病前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3)在情绪上依赖于他人,患者采取比较幼稚的应付方法,以获得某种欲求的满足,常表现为啼哭或蒙头大睡,以此争取他人的同情。(4)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机体功能,关心自己吃了什么没吃什么,什么样的事物才适合自己的疾病等。此时,护士应该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

    2.3愤怒。患者怨愤自己的命运,看什么都不顺眼,脾气粗暴,怀有一种难以排遗的心境,常因一些生活小事而迁怒于人,对健康人有敌意,嫉妒他人的快乐与成功。愤怒是一种外向性投射,可能会将恐惧、悲伤等潜意识掩盖起来。护士应秉持专业的态度,与患者多沟通,激发其生存欲望,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 百拇医药
    2.4恐惧。患者如大祸临头,坐卧不安、夜不能寐,常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恐惧感包括对预后死亡联想的恐惧,对病况滞留的恐惧,对手术,放、化疗的恐惧,对疼痛不能忍受的恐惧等。护士应从患者入院的第一天起就多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沟通,宣教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罪咎。病人会将自己的患病归咎于自己以往的过失,并常在反思中自责,认为癌症是对自己的惩罚,认为自己是家属和社会的累赘。这种负性内向性投射情绪常使患者消极的接受命运的安排,麻木地任人摆布,被动地接受治疗。护士在治疗期间应掌握患者心理状态,解除其思想顾虑,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6猜疑。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是无原则、无根据的猜测。主要表现为主观异常感受增多,对言语表情及周围环境的敏感,听到医务人员窃窃私语,认为是在议论或歧视自己的疾病;对亲朋好友的劝说也很容易造成误解,任何解释都难以消除误会,尤以久治不愈,诊断不清的患者表现明显。这时医护人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护理时不歧视、不鄙弃,使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和误会。
, http://www.100md.com
    2.7习惯和依赖。患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极易产生病人角色强化的心理效应,出现自理惰性和社会退缩现象。尤其是康复期,病人习惯了医院辅助性的病人生活模式,安于疾病的现状,盼望医护人员给予照顾,在经济、生活和情感上依赖于家属和社会的支持,逃避许多社会义务。这些患者往往不能主动参与功能训练和重建器官的自立训练等康复内容,致使机体出现废用性萎缩等不良后遗症,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此时,护士应鼓励患者参加活动,使其能够获得正常人一样的地位和权利,在一种平静的心态下 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心天.医学心理[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32.

    [2] 黄燕,罗建.肿瘤心理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175,405.

    [3] Derogatis LR,Morrow.GR.Fetting.J.et aI. The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cancer patients.JAMA,1983,249(4):75l.,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