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学刊》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87888
临床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中国医药学刊》 2010年第3期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 果

    2.1 背部测量法与其他部位测温法的体温比较情况 背部测温法与其他部位测温法相同时间内所得体温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背部测量法在7,10,30 min所测的体温值与肛门测量法3 min体温值(37.18±0.04)℃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用辐射抢救台及暖箱的患儿背部、腋窝、颌下测量法所得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暖的患儿,用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和背部测量法7,10min所得体温值与肛门测量法3min所得体温值对比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而30min的腋窝测量法和颌下测量法所得体温值与肛门测量法3min比较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min的背部测量法与肛门测量法所得体温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采用背部测量体温的临床可行性评价 有报道[3],直肠、腋窝、颈部作为测量新生儿体温最常用的部位其理论和实际都是开行的。本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背部测量法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所得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背部测量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①肛温是临床反映新生儿体温的金标准[4]。体核温度是指肛门内5 cm处的温度[5],此处最能反映新生儿真实的体温,故无论何种的体温测量法都没有肛门测温法更接近体核温度。本研究就是把肛门温度作为“标准温度”来衡量背部测量法与其他测量法的差异性。使用肛门测量法为新生儿做常规的体温测量,显然是不现实的。由于新生儿的直肠壁较薄较短,探测时不易掌握肛表的插入深度,一天多次的肛表插入有造成直肠损伤的危险;消毒不严格可引起肠道致病菌或耐药菌群的传播[6];另一方面,护士测量时须逐个打开包被、尿布,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本组研究人员行肛门测量时,几乎每次探测时患儿都会出现哭吵,证明探肛温时多少都会给小儿带来不舒适的感觉。肛温计插入肛门是一个机械的刺激,可引起排便反射,腹压增加和提肛肌收缩使肛温计滑出肛门,需专人扶持;大部分患儿随肛温计的取出会同时排出或多或少的大便。笔者认为肛门测量法在新生儿的实际应用率不多,但是对于特殊患儿(如发热、体温不升者)仍需使用肛门测量法方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病情。②腋窝测量法在新生儿中应用较局限。因为腋窝有丰富的血管腋窝的隐蔽性将体温计的水银段呈全包围状态,测得的温度较接近体核温度,是一种经典的传统测温方法。本次研究发现,虽然从统计学上显示背部测量法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所得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长数据的绝对值上看,腋温均较背温和颌下温度更接近肛门温度,在护理人员足够和家庭护理中,护士应坚持在新生儿床旁扶持,采用腋窝测量法为好。③颌下测量法易受多方面的影响[7]。本研究过程中,有8例患儿在使用颌下测量法探测体温时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下降;另外对放置在辐射抢救台保暖的患儿,由于保暖灯位于患儿正上方,距离体温计较近,测得的结果有偏高的现象。④背部测量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由于维持新生儿正常体温主要是棕色脂肪,是产热的主要来源,棕色脂肪分布在背部肩胛间、颈旁、腋窝和肾周等处[8]因此体温计放于肩胛间可以准确测量新生儿体温的真实情况。
, 百拇医药
    3.2 采用背部测量法放置时间的临床适宜性评价 经表1、2统计分析,同一测量法不同时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即相同测量方法持续不同时间的体温绝对值会随时间延长而略呈增高的趋势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背部测量法的7、10、30min分别与肛温测量法3min的体温值相差0.38、0.26、0.14℃,若采用30min背部测量法,会获得最接近肛门温度的体温值,但是临床可行性不强,故笔者认为采用10min背部测量法较为适中。有研究[9]认为,由于背温需通过血液循环途径传导至背部,为使背温达到相对稳定值,测量时间应在10min为宜。

    3.3 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暖时对背部测量温度方法的效果评价 本研究显示,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暖的患儿,用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和背部测量法7、10min所得体温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min的腋窝测量法和颌下测量法与肛门测量法3min所得体温值比较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min的背部测量法与肛门测量法所得体温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笔者认为对放置辐射抢救台或暖箱保暖的患儿测体温若使用腋窝测量法和颌下测量法时,时间应严格控制在10min内,不能随意延长或缩短时间。而采用背部测量法则认为在30min内可不影响测量体温的准确性。
, http://www.100md.com
    参 考 文 献

    [1] 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1.

    [2] 张晓静,洪黛玲,卢洁.新生儿背部肩胛间体温与腋温关系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594-595.

    [3] 刘嫣媚.新生儿颈部皮肤温度测量的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1):588.

    [4] 黄芳.体温研究的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A):73.

    [5] 蔡红,赵来珍.2种不同方法对新生儿体温测试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943.

    [6] 崔焱.儿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

    [7] 黄桂珍,梁英妹.新生儿颌下腋下温度测量的对比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6):329.

    [8] 吴梓梁.小儿内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614-1615.

    [9] 昱晓颖.ICU患者测量背部体温的实验观察[J].护理学杂志,1999,14(5):29., http://www.100md.com(李炳敏 赖 丽 史 兰)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