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护理》 > 2009年第10期
编号:1189153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医学与护理》 2009年第10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所致,此病为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我科 2008年 7月至 2009年2月收治 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效果较好,现将对本病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7例均为本科首次住院病人,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男性 35例,女性 32例,年龄 35~70岁,平均为60 岁。其中动脉瘤 39例,动静脉畸形 11例,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4例,高血压动脉硬化 7例,原因不明 10例。

    2护理

    2.1常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4~6 周, 抬高床头15°~30°,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减少探视, 避免各种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2.2饮食护理

    患者肠蠕动缓慢食欲差 ,应予少食多餐 ,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食物。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质 ,进食慢以防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给鼻饲 ,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 ,但限制入水量,以免增加脑水肿。

    2.3 大小便护理

    患者小便时应尽量在床上用便器,床上排尿困难时,可先用听水声 ,或用物理热敷等方法诱导排尿,实在排不出给予留置导尿。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韭菜、芹菜、香蕉),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早期应予缓泻剂,应尽量避免灌肠 ,因灌肠后过度刺激肠壁也易造成反射性用力排便,易导致再出血。

    2.4药物使用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甘露醇等脱水剂, 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记录24 h 尿量, 注意肾功能。使用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 可能出现血压下降、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胃肠功能不适等反应, 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控制好输液速度, 同时应注意避光。

    2.5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突发性剧烈头痛 ,伴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和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我们要严密监测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瞳孔、意识30min/次,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症,并作好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障碍多在出血的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如出现进行性的意识障碍加深 或昏迷 清醒 再昏迷。应考虑蛛网膜下腔有继续出血的可能或脑血管痉挛,一旦发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给予处理。

    2.6预防并发症

    2.6.1防止肺部感染

    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因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被误吸入肺部,常合并肺内感染,及时清除痰液。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遵医嘱早期、合理、适量使用抗生素,防止坠积性肺炎。

    2.6.2防止尿路感染

    对尿潴留者,必要时医嘱行导尿术,长期导尿者使用消炎药物行膀胱冲洗。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23~626.

    [2] 贾爱兰.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 [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8):132, 172., http://www.100md.com(潘雪娟 李春波 王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