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153092
百年名院的新跨越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2011年第11期
     编者按:巴山蜀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正是这片水土孕育出的众多圣贤名士,增添了华夏大地无限风光和神韵。这里,是一块不断诞生奇迹和光荣的热土!而如今,在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有着百余年历史、享誉全国、蜚声中外。她的名字不断地被人们提及和颂扬。她,悠久的历史令人神往;她,良好的传统受人推崇;她,完美的服务叫人感动。

    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建立医科,将其作为教学医院。1937年抗战爆发,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是时,华西坝大师云集,名家汇萃,盛况空前。1938年7月,组建“华大、中大、齐大三大学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新医院在现址建成,简称大学医院或华西医院。

    传承百年历史 闪耀世纪光芒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起源于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开设医科,将仁济、存仁医院作为教学医院。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的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北平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苏州的东吴大学,济南的齐鲁大学等战区大学或 其部分院系内迁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是时,华西坝大师云集,名家汇萃,学术盛况空前。1938年7月1日,组建“华大、中大、齐大 三大学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新医院在国学巷(现址)建成使用,简称大学医院或华西医院。

    1950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更名华西大学,医院同时被接办。1953年华西大学经院系调整为四川医学院,医院改名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人民习惯称“川医”);1985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院随之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10月,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 大学合并,2001年5月,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以人为本大医精诚

    华西医院是当今全世界单点规模最大的医院,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总体医疗水平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先进。每年完成的病例数量为 全国最多,质量和效率全国领先。在卫生部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中,麻醉科、病理科、实验医学科、骨科、专科护理、消化内科、重症医学 科,共7个专科进入全国前10名,是该次评估中进入前10名最多的医院;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和最佳医院排行榜上,医院以综合得分 71.45分名列全国第2,其中麻醉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病理科、放射科、精神病学、普外科、胸心外科、骨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消化科、 眼科、风湿免疫科,共15个临床专科进入全国前10名。

    医院现有高级职称的临床专家500多人,正高职称300多人;专家中有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1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1人,中华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员2人、副主任委员5人。医疗业务用房30余万平方米,住院部有开放床位4300张;设39个临床科室(另有7个综合病房),15个医技科室;门诊部设专 科、专病门诊200余种,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15000余人次;有国际标准手术室68间,日均外科手术200余台;有包括核磁共振8台、螺旋CT机5台、 伽玛刀、X—刀、ECT、血管造影仪、直线加速器、大型自动生化仪、各种内窥镜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诊疗设备,设备总价值近8亿元。

    基地建设 战略集结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是中国重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及国家级基地。从1993年开始,华西临床医学院与华西医院实行院院合一的管理模式,是中国医学院中不多见的学院医院合一教学单位。另外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著名学府,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和良好的声誉。在教育部2008年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临床医学排名全国第5,中西医结合排名全国第3。学院在师资,教育及学科建设方面均列国家前茅。在科研基地建设方面,医院投入数以亿计的建设经费,建设有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1 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其他开放实验室29个。在教学基地方面,学院拥有教学实习床位5000多张(含华西第二医院),学院的临床技能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学生临床技能训练基地,建筑面积5000 多平方米,临床技能训练设备设施价值1.1亿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临床练习、实践和科学实践条件。2005年随着占地面积18200平方米的第一科研大楼的建成启用从而完成了华西医院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室的战略集结。

    科学的管理体制

    医院在院长石应康的带领下明确提出管理出效益、管理促发展的科学管理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从1994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管理改革。 在管理体制上,临床医学院和医院是两块牌子,一套管理运行机构,实行院长负责制。改变了原来行政色彩较浓职能部门设置为服务功能为主现代企业组织架构;淡化了部门和负责人的行政级别,突出了岗位职能和责任,竞聘上岗,定期述职考评。医院充分重视“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本”的辨证关系,树立了“关键人才、核心人才是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的人才观;从用人制度、管理措施、薪酬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上进行一系列改革。

    医院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完成了传统的被动执行式的“记账核算型”财务向“管理核算型”和“经营理财型”财务转变,强化财务参与职能、财务控制职能、服务职能、协调职能。10年来,医院在后勤建设的投入比历史以来的总和还要多;同时也开展了持续十年的后勤的管理、运行模式渐进性的改革;培训了一支敬业务实、懂后勤保障各专业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队伍,充分保障了医院的高速发展。 在卫生部历次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华西医院均取得优异的成绩,2008年荣获亚洲医院管理金奖;管理水平和发展业绩获得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誉,每年接待数百家大中型医院管理者的参观访问。在2008年汶川8级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离震中最近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医院,华西医院承担了复杂危重伤员的救治中心、灾区医院的技术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的重任;救治危重伤员数量最多,救治成功率最高,创下世界重大灾难医疗救援史上的许多奇迹,被媒体誉为抗震救灾医疗战线的中流砥柱,被温家宝总理赞誉为“不仅有崇高的道德,而且有精湛的技术”;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群体”的称号。

    不断创新的华西

    华西医院百年发展历史,融汇西方现代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华西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传统,陶冶着一代又一代华西人。“关怀、服务”,这是华西的文化理念,它从哲学的层面抽象出华西对人、对事业的基本认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这是华西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质,它从理论上概括了华西人治学、行医、办事、做人的基本原则;体现出华西这个研究型团队和学院派医院的文化气质。“为祖国奉献、为事业创意、为团队进取”,这是华西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它从理论上总结了华西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回答了华西之所以取得巨大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怀,服务;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为祖国奉献,为事业创意,为团队进取;这就是华西文化,这就是华西精神。“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诗圣杜甫留下千古绝句的万里桥头,华西人坚守 “关怀、服务”之理念,坚持 “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之精神,遵循“厚德精业、求实创新”之院训,高扬“为祖国奉献、为事业创意、为团队进取”之核心价值观,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科学发展,象诗圣吟颂的那艘万里船一样,冲出夔门,奔向大海,向着更高远的目标,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孙瑞阳), 百拇医药(宋春利 李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