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36187
咳嗽辨治初探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35KB,1页)。

     《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阐明咳嗽病变在肺、脾二脏。肺脾的生理功能是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外合皮毛;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为三焦运化水湿的枢纽。然《素问·咳论篇》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肺系以外的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嗽的发生。《医家必读·咳嗽篇》:“咳虽肺病,五脏六腑皆能致之。……总其纲领,不过内伤外感而已。风寒暑湿伤其外,则先中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肺邪不解,它经亦病,此自肺而后传于诸脏也;劳役情志伤其内,则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此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张景岳说:“咳嗽之要,止准二证。何为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后尽之矣。”至此,咳嗽之辨证始较完善。

    外感所致咳嗽,诚如(河间六书,咳嗽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但临床所见,外感咳嗽多与风寒燥热最为密切。治疗外感为主,佐以宜肺止咳。偏风寒的,以杏苏散加减。寒重可加用荆芥、麻黄、桂枝;咳痰不爽可加紫苑、款冬花、百部。偏风热的以桑菊饮加减。肺热盛者,加黄芩、枝子;鼻衄者可加白茅根、鱼腥草、藕节凉血清肺。如果咳嗽痰黄,伴见咽喉肿痛者加入牛蒡子、山豆根、射干。燥热咳嗽以桑杏汤加减,可加用麦冬、瓜萎、苇茎等清润之品;燥甚者为吐白沫、质轻粘如皂泡,需用清燥救肺,加用清热养阴药如石膏、石斛、阿胶等;如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兼见明显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者,是燥热与风寒合而为病,称为“凉燥”,方中可用荆芥、防风、苏叶散寒宣肺。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3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