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077032
肝硬化重症中医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8期
     【摘要】 摘要: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阶段,毒、瘀、虚缠绕搏结,发生多种合并症,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死亡风险加大。应用益气活血消鼓胀;清利通化治黄疸;“通”“堵”结合止出血;寒温并用除“胀闭”;开闭、固脱治“肝脑”等法,重症急治,留人治病,为肝硬化重症患者赢得生机提供支持。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中医药疗法

    各种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阶段,由于病邪蕴结、瘀血阻络、脏腑受损病理持续搏结,易发生诸如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严重感染、肝肾综合症、胃肠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死亡风险加大,笔者称其为肝硬化重症。目前,肝硬化重症多采取对症、支持的综合治疗措施,临床疗效有待提高。中医治疗必须遵循谨守病机[1],重症急治的理念,把握重点,发挥优势,提高疗效,才能为患者生存赢得生机。

    1益气活血消鼓胀

    肝硬化腹水由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引发,是肝硬化失代偿的标志,属中医鼓胀病范畴,内经以“腹胀-色苍黄,腹筋起”概括之。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肝水“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脾水“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肾水“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言明鼓胀由肝、脾、肾三脏病变所致。笔者认为:久病多瘀,久病多虚,正虚血瘀,虚瘀互结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关键。瘀在气血,虚在脾肾,瘀则气化不行,津液不布,聚为水患,张仲景谓“血不利则为水”;虚者,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张景岳称“水不能化因气之虚”[2]。虚、瘀胶着,隧道蕴塞,鼓胀遂生,这与现代“肝功能减退(虚)和门静脉高压(瘀)”的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相契合。治疗腹水不仅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且可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3],我们以益气活血利水为主要治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