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76687
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粘膜下注药联合微波治疗支气管结核性狭窄或阻塞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戚应静 陈卫民 孟令儒 张瑞群
第1页

    参见附件(2625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粘膜下注药联合微波治疗支气管结核性狭窄或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电子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所致的气道狭窄或阻塞进行粘膜下注药联合微波加以治疗;对照组常规全身抗痨治疗。两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4-8周,咳嗽、呼吸困难,痰菌,支气管管径明显改善。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粘膜下注药联合微波治疗支气管结核性狭窄或阻塞疗效显著、安全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结核;微波 ;狭窄

    支气管结核起病缓慢,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胸部X-Ray检查可正常,引起早期管腔狭窄或阻塞以溃疡坏死型和肉芽增殖型居多,未经及时有效治疗常导致严重不可逆性气道狭窄和阻塞。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经电子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性狭窄或阻塞进行粘膜下注射异烟肼针剂联合微波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及刷检确诊支气管结核且并发气道狭窄或阻塞患者77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47例,年龄18~42岁,发病2月~1年,以3个月内为主;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全身抗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电子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所致的气道狭窄或阻塞进行粘膜下注药联合微波加以治疗;对照组常规全身抗痨治疗。两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7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困难表现,不同程度气道狭窄或阻塞,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痰查抗酸杆菌阳性62例。镜下表现为 (1)溃疡坏死型:占12例(15.6%) (2)肉芽增殖型:占61例(79.2%) (3)瘢痕狭窄型:占4例(5.2%)。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术前要求患者检查APTT、血小板计数;空腹4~6小时,服用阿托品 0.5mg/片,2%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 3次,在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下,静脉推注咪唑安定2~5mg镇静后采用Pentex EB一1530T3型电子支气管镜、NM-3K气管镜专用注射针、南京亿高公司生产的ECO—100型微波治疗仪。电镜下观察病变范围表面改变,用活检钳取表面坏死物,清理坏死物及分泌物。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通道将NM-3K针斜刺病变粘膜下<0.5cm处,在病变粘膜下交替多点注射异烟肼针剂0.2ml~0.3ml,共2ml(0.1g)。间隔3、4天后进行微波治疗,将探头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活检通道接触病变表面部位,根据镜下病变情况将电极插入组织内或组织表面微波治疗,输出功率为50~70w,每次6~10s,每个触点可行3~5次,当组织表面呈白色结痂后退出微波电极导线,清理脱落的坏死物。粘膜下注药与微波治疗交替进行4~8周。

    1.3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2个月咳嗽、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痰菌转阴,支气管管径恢复或保持原径≥1/3以上为有效。追踪半年痰菌及管腔改变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的检验(已校正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及疗效见附表1、表2。治疗2个月后可见观察组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及支气管管腔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痰菌转阴有效率亦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追踪半年两组痰菌转阴率均有进一步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管腔狭窄或阻塞有加重,而观察组管腔恢复或保持原径≥1/3以上有病例数有进一步提高,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两组均有2例病程≥6个月患者经过治疗后仍存在严重在狭窄及肺不张为增殖狭窄型支气管结核管腔改变,需要进行置入支架,但观察组经过微波治疗后且能够留有小孔通气,呼吸困难有缓解。

    3讨论

    支气管结核(EBTB)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类型,可继发于肺结核,也可单发.病程和预后变异较大,病理改变多数从可逆向不可逆转变。单纯采用全身抗痨治疗常可使部分病人支气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加重,需置入支架或手术治疗,从对照组的治疗也得出同样结果。早期通过支气管镜局部病变粘膜下注射异烟肼针剂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能够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超过血药浓度,有效地起到杀菌作用;促进局部炎症吸收,使充血水肿的支气管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控制病变恶化。医用微波治疗仪,其波束可被适当形状的天线聚集,使能量集中。通过纤支镜可将微波探头插入支气管结核组织中,使增生的肉芽组织、干酪坏死物瞬间变性、凝固、可快速解除支气管狭窄或阻塞。粘膜下进针注射药物及微波治疗对病变范围要求较高,掌握不好,疗效不佳且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纤维支气管镜对病变观察清晰度有限,难免影响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笔者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对 39例支气管结核性狭窄或阻塞患者进行粘膜下注药联合微波进行治疗,把握治疗范围,控制每次治疗时间在10至15分钟内,效果满意,仅部分患者有少量出血需静脉推注立止血和或出血处腔内注入肾上腺素稀释液3~5ml(1mg/10ml),未出现大出血、气胸、支气管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全身抗痨基础上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粘膜下注射药物联合微波治疗早期支气管结核性狭窄或阻塞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Chung HS,Lee JH.Bronchoscopic assessment of the evolution of 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2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