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76652
六味地黄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雷玉东 郅琳 雷璇
第1页

    参见附件(2462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早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六味地黄丸,疗程为 1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24 hUAER等指标上下降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水肿、劳淋”等范畴, 现代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特点是:阴虚燥热日久,脾失摄精,肾失封藏,阴阳俱虚,且“久病必瘀闭”,“久病入络”,故多夹有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水湿内停等本虚标实之证。而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名医钱乙所创,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物组成,本方剂应用广泛,古代医家及现代学者都有应用,其疗效显著。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患者共84例,均为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至邓州市彭桥镇卫生院求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的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并按照Mogensen等的DN分期方法判定为Ⅲ期(连续2d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取其平均值在30~300mg/24 h)的患者。中医辨证为阴虚燥热型。排除对象:①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②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 ③血钾升高或血肌酐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对照组41例,男21例,女2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05) ,见表1。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低盐、优质蛋白、糖尿病饮食,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定期随访监督指导,均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口服80mg,1次/d。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丸,1剂/d,水煎2次,分服。全部病例观察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肌酐( Scr) 、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 UAER) 、血钾及谷丙转氨酶(GPT)等指标变化。

    2结果分析

    2.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糖的比较分析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 FBG)、餐后2 h血糖(2hPG)及HbA1c差异无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结果见表2。

    2.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的比较分析

    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差异无显著性(P>0.01)。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TC、TG及LDL-C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果如表3所示。

    2.3治疗后两组患者尿24h UAER、Scr等指标的比较分析

    两组治疗前后K+及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前Scr、24h UAER差异无显著性(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24 hUAER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4。

    3讨论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方中用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辅以山萸肉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肾而固精,又配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益脾,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湿。“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之名以此,曰地黄者,重补肾也”(《王旭高医书六种》)。历经数百年医家的运用,其疗效确切,组方严谨合理,成为滋补肾阴的代表名方。根据组方来看,一则具甘淡利窍之功,以制阴药滋腻之性,以达补中有泻,以泻助补,使阴药更好地发挥滋补肾阴之功;二则具渗湿利水之效,更祛在内之水湿,二者结合起来,达到滋阴而不助湿,利水而不伤阴,具有滋阴利水之功,尤对阴虚湿停证更为适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熟地、山药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地黄的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能使正常兔的血糖下降,熟地的有效成分是梓醇,目前认为梓醇是地黄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血、强壮身体的功能,临床上可用于肾脏功能的调节,其作用机制是直接或间接改善肾血流,并可通过肾代谢而促进肾小管的分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6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