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75699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王文贤
第1页

    参见附件(1143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2.5%,而对照组分别为45%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缩短疗程,提高有效率,防止复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及胃切除术后,引起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肠液和胰液大量反流入胃,削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粘膜上皮反应性变化等。临床以胃痛、腹胀痞满、嘈杂、嗳气、口苦或呕逆苦水为主证,该病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组作对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患者,其中男 36例,女44例;年龄l6—65岁,平均34.5岁;病程3个月一5年不等。其中伴胆囊炎或/和胆石症者23例,胆囊切除术后者 6例,十二指肠炎者l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痛、饱胀、暖气、反酸、烧心、恶心或呕吐苦水、纳差、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多弦等。胃镜检查: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部分附着胆汁斑,黏液糊黄染,可见黄色十二指肠液从幽门反流入胃窦部。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1.2研究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餐前服;雷尼替丁300 mg,睡前30min;硫糖铝1g,每日3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

    1.3.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用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方药:柴胡、白芍、枳实各12g,香附、郁金各15g,黄连3g,吴萸1g,甘草5g。加减:脾胃虚弱见纳呆、乏力者,加党参15g,茯苓15g,山药 15g;脾胃虚寒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者,去黄连,加白术15g,桂枝10g;胃阴不足见口干、舌红少苔者加沙参15g,乌梅10g;脾胃湿热见口干多涎、舌苔黄腻者加茵陈30g,石菖蒲10g;病程日久、瘀血明显者加三七10g,丹参15g。煎服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温服。

    1.4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检验。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确定疗效标准。近期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正常,胆汁返流消失;显效:自觉症状好转,胃镜检查黏膜急性炎症好转,胃黏膜组织学改变减轻,胆汁返流减少2/3以上;无效:达不到显效标准的病例,而未见恶化者。两组均治疗4周后复查 胃镜,比较疗效。

    2.2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28/40)和92.5%(37/40),而对照组分别为45%(18/40)和75%(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多潘立酮是消化道动力药,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4];雷尼替丁为 H2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降低基础和刺激后的胃酸分泌,减少反流;硫糖铝为胃黏膜保护剂,可刺激胃十二指肠分泌碳酸氢盐,以增强其屏障作用。这些药物需要较长时间服用,以渐消除病损,缓解临床症状。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证”、“嘈杂”、“反胃”等范畴。其病位在胃。但与肝、胆关系密切。《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汁泄则口苦,胃气上逆则呕苦。”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胃气主和降,若肝气郁结,胃气不降则胆气不舒,幽门功能受碍,通降升清机能紊乱或失常,均可导致胆汁无所制约,当降不降而逆流入胃发生本病。因此中医治疗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为基本原则。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治心腹肠胃中结气,为主药。枳实配柴胡以升清降浊,白芍益阴和里,与枳实同用,能疏畅气滞。甘草和中,与芍药同用能柔肝理脾,缓急止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4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