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75622
新生儿经腋下静脉采血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王凤云
第1页

    参见附件(978KB,1页)。

     【摘要】本文介绍对新生儿试用腋下静脉采血,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与传统选股静脉、大隐静脉、头皮静脉、桡动脉等采血方式的数据对比。

    【关键词】新生儿;腋下;静脉采血;护理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目前大多医院采用传统的经股静脉、大隐静脉、头皮静脉、桡动脉等采血法。这些采血法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并发症多,抽血时间长容易凝血。我科于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近四年时间试用腋下静脉采血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采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新生儿中128例为新生儿黄疸,男75例,女53例,低出生体重儿112例。其中男68例,女44例,年龄1-28天。需取血查血常规、血生化。一次采血需4毫升。

    2 几种采血操作方法及操作中注意事项

    2.1股静脉采血

    患儿取仰卧位,大腿外展,小腿屈伸,由助手固定,术者在大腿内侧由缝匠肌与长收肌形成的三角区扪及股动脉搏动点常规消毒后在股动脉点外侧0.5cm进针,进针见回血后抽取所需血量,若不回血,进针约2/3,感到针头有阻力时停止进针,一边拔针栓,一边将注射器向上提,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立即拔针用无菌干棉球压迫止血五分钟;确认止血后方可离去,以防皮下血肿形成。

    2.2大隐静脉采血

    在患儿踝部3~4cm处扎止血带,局部常规消毒,如果暴露不明显术者左手食指、中指用碘伏消毒,扪及充盈的大隐静脉后使用7号头皮采血针穿刺,见回血后接负压管,采取所需血量。

    2.3头皮静脉采血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表易见,不滑动,易固定,采血可采用额前正中静脉,浅静脉,尽量选择比较粗、直的血管,常规消毒后,用7号头皮静脉采血针穿刺,见回血后接负压管:采取需要血量,如血流缓慢,可轻捏患儿耳垂,刺激使其啼哭可加快流速。

    2.4桡动脉采血

    患儿体位不限,露出前臂,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做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做一垂直平行线,即成一“十”字,于“十”字的交叉点向掌根部约0.5cm于第1腕横纹处或第1~2腕横纹之间,即为进针点。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背,拇指自然放于其掌心,然后将患儿手掌略抬高并轻轻拉向于手背约40°,使桡动脉相对固定,术者右手持一次性采集针以20°~30°进针,见回血后,立即接上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同时将患儿的手轻轻放平,固定针头,即可采所需血量,采血完毕,用干棉签纵向压迫穿刺点止血。

    2.5腋静脉采血

    统一采用5号半一次性头皮丝,接5毫升注射器。患儿取仰卧位,将一侧手臂拉直背伸,外展位。腋窝呈水平暴露,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前内侧。【1】收集上肢浅深静脉的全部血液,腋静脉在第一肋的外缘处,续于锁骨下静脉,颜色蓝色无搏动。常规消毒,不用扎止血带,由另一助手在腋窝上方绷紧皮肤,使其腋静脉充分暴露,然后沿静脉方向与皮肤呈35-45度进针,进针宜缓慢,见有暗红色回血,表示进入腋静脉,抽足血量后,拔出针头,干棉球按压5分钟。

    3 结果

    表一:五种采血方法成功率比较

    4 讨论

    新生儿由于血管细,搏动弱,不易触及。【2】抽血时定位困难,操作技术要求高,且在股静脉旁有大动脉、神经伴行,如操作不慎会出现神经损伤,巨大血肿等并发症。采用头皮或大隐静脉抽血由于血管细,抽血时间长,容易凝血,造成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而采用腋下静脉采血,基本上克服了前述不足。【3】腋静脉是贵要静脉与肱静脉汇合而成,收集上肢浅深静脉的全部血液,位置恒定表浅,离心脏近,官腔粗大,管壁厚,走形直,血流快,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穿刺部位,应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以温和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要说明腋静脉抽血的益处,减轻家属的思想负担,解除顾虑,穿刺时要有熟练地穿刺技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7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