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75604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郭辉 王新
第1页

    参见附件(1037KB,1页)。

     【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2008年1月一20lO年6月的住院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治疗前常规检查彩超、肝功能(ALT、TBiL)、乙肝病毒标志物、凝血功能及HBV—DNA-PCR等指标。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加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愈率、死亡率的不同情况。结果:在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60.4%,无效率为3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6%,无效率为60.4%;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化验指标好转及病死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在临床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方面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快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较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重肝生化指标,提高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重症肝炎;乙型;肝功能;凝血功能;HBV—DNA-PCR

    我院2008年1月一2010年6月应用恩替卡韦加常规治疗肝炎患者53例,并设对照组53例。旨在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均为“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与肝病学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既往未应用过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设治疗组53例,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入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在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能(ALT、TBiL)、凝血功能、HBV—DNA及肝胆彩超等,对照组常规应用内科综合治疗(应用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苷肽、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及血浆等),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片0.5 mg/d,口服。

    1.3观察项目在治疗第12周监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LT、TBiL)、凝血功能、HBV—DNA-PCR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4疗效评定①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好转,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上升,HBV—DNA值下降或转阴性;②有效:临床症状改善.上述各项化验指标部分好转;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好转,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无上升,HBV—DNA值无下降。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表1

    治疗第8周时.治疗组因肝功能严重衰竭.引起消化道出血致死亡1例,对照组死于消化道出血、肝肾征及自发性腹膜炎各1例,共3例。经比较,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化验指标好转及病死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不良反应治疗组在加用恩替卡韦口服过程中。除2例有轻微乏力、恶心症状外,其余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我国的重症肝炎多由肝炎病毒,尤其是HBV所致(约占70%),由HBV引起的重症肝炎仍是中国今后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常见病。该疾病病情笃重,发展迅猛,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HBV所致重症肝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重症肝炎发生和发展的“启动或制控点”受病毒(如病毒基因型、病毒变异、病毒复制等)和宿主(如生物遗传特征、免疫损伤机制、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等)两方面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快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也是降低重症肝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手段。近10余年来随着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的问世并应用于临床,肝病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院应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重症肝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而且恩替卡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显著快速地抑制病毒复制。本文应用于“慢性重症肝炎”临床治疗,能较好地减轻临床病理症状、改善重肝生化指标.提高治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与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S].2008.

    [2]姚光弼.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新突破[J]肝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3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