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92327
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与公共卫生需求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5日 叶东海 李波 刘艳芬 范小萍
第1页

    参见附件(4211KB,4页)。

     【Key words】Public health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physical examination

    目前,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改变生活方式,关注健康,提供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是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1)。本调查旨在通过对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提高对由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健康问题危害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大庆市红岗区、让胡路区两个社区, 3524名40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790人,女性1734人。

    1.2调查方法:对符合调查对象的3524名社区居民,详细填写调查问卷表,慢性病病史主要由调查对象自述,无慢性病病史者要提供近两年体检报告或做相应检查。

    1.3调查内容:居民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生活方式(饮酒、吸烟、运动)、确诊慢性病时间、患慢性病后诊治情况,根据需要测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心电、B超、胸透等相应检查。对不能自行填写的居民,由医护人员代替填写。

    1.4质量控制:为保证调查质量,参与调查的医护人员调查前均接受专门培训。一个人患多种慢性病分别进行统计,不能提供慢性病病史或近两年体检报告者,做相应检查以确定慢性病有无。冠心病、脑血管病、脂肪肝、慢阻肺、恶性肿瘤的确诊需有三级医院的病历、检查报告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健康体检报告。慢性肠胃病的确诊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资料或病人自述慢性腹痛、腹泻病史超过半年以上。其它新诊断的慢性病诊断标准为: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肥胖诊断标准为BMI≥28,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为TC≥6.22 mmol/L,TG≥2.26 mmol/L。吸烟(几乎每天都吸,连续半年以上)、饮酒(几乎每周都饮,连续半年以上)、运动(几乎每天都有意识的运动30分钟以上)。

    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储存和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x+s=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体情况及患病率:本次调查40岁以上3524名社区居民中排在前十位慢性病及患病率见表1。调查表明经济收入高、文化程度高、在职员工对健康问题知晓率较高,在油田大企业工作的员工98.5%都能知道自己所患的慢性病,其中31%能坚持定期到医疗机构接受指导、治疗,43%不定期去医疗机构接受指导治疗,26%根本不到医疗机构接受任何指导与治疗。在离退休人员中70.1%能知道自己所患的慢性病,其中60%能定期去医疗机构接受指导与治疗,35.5%不定期去医疗机构接受指导与治疗,4.5%根本不去医疗机构接受指导治疗(见表1)。

    2.2 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在40-60岁间患病率较高,慢性胃肠疾病、恶性肿瘤在40岁以上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前十种疾病患病率

    2.3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七种疾病人群中大多家庭人均收入均较高,说明经济水平也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有关(见表3)。

    表3 前十种疾病患病病人家庭人均经济收入构成情况

    2.4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七种疾病人群中大多有不良的生活方式(见表4、5、6)。

    表4前十种疾病患病病人吸烟构成情况

    表5前十种疾病患病病人饮酒构成情况

    表6前十种疾病患病病人运动构成情况

    3讨论

    本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前十种疾病主要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位居世界前列,仅高血压患者全国就超过1.6亿(2)。糖尿病患病率9.7%,估计全国已超9200万人,还不包括糖尿病前期15%(3)。每年脑卒中新发150万,冠心病患者新发75万(1),55岁以上、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分别是12.2%、12.7%和13.7%(4),15岁以上人群冠心病患病率为2.32%,其中75岁以上患病率为12.55%(5),超重率22.8%,肥胖率7.1%,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18.6%(6),脂肪肝患病率20.5%(7),慢阻肺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8.2%(8)。本项调查表明影响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患病率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低于有关报道,可能与本次调查是以社区居民问卷为主要形式,缺乏相应的检查手段,使大量隐性冠心病和早期脑血管病未被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患病率可能与大庆经济收入较高,地处寒冷北方,劳动及体力活动较少,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盐摄入过多有关。社区中老年人健康问题中一因多果现象较明显,本次调查的前7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和缺少体育活动。目前科学研究已证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如肥胖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9)。

    慢性非传染疾病的高发病率,带给家庭高负担及高昂医疗费,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难以应付的问题。有报道称在我国,城市居民传染病死亡人数已由1957年的127.8/10万下降到4.6/10万。但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人数分别由37.21/10万、47.6/10万和39.3/10万上升到147.2/10、114.8/10万和149.5/10万(1),因此在社区开展针对性公共卫生工作势在必行。在这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更向我们提出了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遗传是目前已知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可以很大程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降低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导的慢性病防治策略,其主要目标是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针对目前社区中存在的主要慢性病,需采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疾病防治方法,由单纯生物学防治向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综合防治转变,关注行为引起的健康问题,采取群体干预策略,具体讲就是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策略(以一级预防为主,二、三级预防并重策略)(1)。全人群策略(一级预防):是以减少发病为目的,以控制主要危险因素为主要内容,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通过加大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各种健康活动,教育人们自觉的改善行为方式,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文化水平低、高收入者、在职员工为工作重点。高危人群策略(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亚临床期,为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目前应通过加大慢性病的筛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1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