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206440
改良式灌肠法治疗中风病人便秘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周红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灌肠即开塞露导管灌肠法对中风病人便秘的疗效。方法:将收入我科的70例中风并便秘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开塞露导管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肥皂水灌肠法。观察 把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操作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及灌肠液外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操作时间,开始排便时间及灌肠液外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开塞露导管灌肠法治疗住院中风病人便秘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改良式灌肠;中风病人;便秘

    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排便用力导致再出血及再梗死,加重病情[1],解除中风病人便秘是必须重视的问题。2009年10月~2010年4月,我科对70例中风便秘病人分别采用传统肥皂水灌肠法,改良式灌肠法即开塞露导管灌肠法两种方法进行通便处理,经对比观察发现,开塞露导管灌肠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0例均为我科住院中风病人,其中男 38 例,女32例,年龄45岁~87岁,平均(61.21±20.78)岁,脑出血25例,脑梗死45例,均为发病后3天~14天,并发便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脑出血10例,脑梗死25例,;对照组脑出血15例,脑梗死2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取开塞露导管灌肠法,操作者戴手套用50ml注射器抽取开塞露40ml,连接吸痰管,挤少许开塞露于纱布上,润滑吸痰管前端,一手暴露肛门,一手将吸痰管轻轻插入肛门20cm~25cm,注入开塞露,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密切观察病人在灌肠中的反应。缓慢注入后拔出,嘱其夹紧肛门,以防药液外溢,5~15分钟有便意时排便。对照组采取传统肥皂水灌肠法,肥皂水500~1000ml,温度39~41oc,液面高于肛门平面40~60cm,肛管插入7~10cm,缓慢注入后拔出。

    1.3项目观察

    灌肠5~15分钟后观察有无大便排出,有大便排出为有效,无大便排出为无效,并观察两种灌肠方法的操作时间,大便排出时间,灌肠液自肛门外溢现象及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处理:秩和检验。

    2. 结果

    2.1实验组操作时间平均(110.21±25.76)秒,对照组操作时间平均(372.35±72.35)秒,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开始排便时间比较,见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3发生灌肠液外溢和不良反应的比较,见表2。

    3.讨论

    便秘是中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便秘又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灌肠法,灌入液体多,压力大,患者难以耐受;肛管较粗,对直肠的刺激性较强,使病人感觉疼痛、焦虑,病人会不自觉的发生屏气从而引起腹内压增高,导致颅内压增高,加重病情;肛管插入较浅,易发生药物外溢,且对远端肠粘膜刺激微弱,难以排出较远端肠腔内粪便,甚至增加灌肠次数也难达到满意效果[2]。

    改良式灌肠法用开塞露,其成分为50%甘油和少量山梨醇,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3]。将导管插入肛门20~25cm,将开塞露注入直肠腹部或更深部位与大便混合,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而且使排便反射增强,又减少液体外流现象,因而效果较好。另外,选用吸痰管灌肠有以下优点:(1)吸痰管有一定的硬度,富有弹性,遇到粪块不易打折,其前端为盲端,液体从侧孔流出,不易被粪块堵塞。(2)吸痰管较细,细管刺激性小,明显降低病人不适感。(3)吸痰管长约55cm,易达到乙状结肠,结肠容量较大,不宜引起便意,有利于粪便软化,从而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使病人愿意配合治疗。本文结果显示使用开塞露导管灌肠法通便,经观察效果满意,该灌肠法简便易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3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