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89234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丁晓丹
第1页

    参见附件(2173KB,2页)。

     2.2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有胃部不适感,查粪潜血阴性,未中断服药。

    2.3典型病例

    刘××,女,79岁,于2009年4月20日来诊。主诉:2006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背部群集性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伴阵发性刺痛,医院给予肌注维生素B1、B12和病毒唑等治疗,3周后水疱结痂、脱痂,余色素沉着,但皮损处仍感阵发性刺痛、灼痛,寝食难安,晚上疼痛尤甚,难以入睡。长期服用去痛片等西药,效果欠佳。痛不欲生而欲寻短见,女儿发现后,每晚陪其睡眠已近3年,经人介绍来我科室治疗,给予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5次,疼痛明显减轻,巩固治疗一疗程,疼痛消失,睡眠改善。随访一年无复发,达到临床治愈。

    3讨论

    PHN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脊神经节或感觉神经根变性、纤维化有关。带状疱疹病毒可侵及脊髓后根神经节或半月神经节,继而在脊神经或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感觉过敏,表现最明显的是皮肤分布区的痛觉过敏[2],以及神经纤维变性导致2级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而异常放电,产生疼痛[3]。也有认为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炎症水肿及瘢痕有关。由于老年人各方面的机能都在减退,神经组织损伤后很难修复,治疗不及时往往会遗留严重的神经痛。临床中发现,其发病率、疼痛程度均与年龄呈正比,年龄越大,迁延时间越久,越难以治愈。

    中医称之为“蛇丹愈后痛”,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湿热毒邪其性重浊粘滞,胶着不化,难以祛除,虽经治疗但邪难尽除,余邪着祟,凝滞经络,阻滞气血,气滞血瘀,故疼痛不消;二是带状疱疹早期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血运行不畅,阻塞气机,不通则痛。三是年老体弱患者,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经络失养,不荣则痛,或因久病伤阴,血虚肝旺之体,血虚则肌肤失养,不荣则痛。顽固性疼痛多见于气滞血瘀证,故治疗的关键是行气活血、疏通经脉。局部围刺能促进病损区域的气血畅通,起到活血祛瘀生新的作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属本虚标实者症,故用温针灸扶助阳气,驱邪外出。李健斋《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4]热因热用的治法也使“热症可灸”得到有力的证实。

    针刺治疗可调节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发挥镇痛作用。针刺刺激皮肤感受器、神经末梢和神经干,加强了传入粗神经纤维的活动,减弱了传入细神经纤维的活动,通过脊髓背角的T细胞,使脊髓后角的胶状质SG细胞兴奋,增强了〈SG〉细胞对传入神经末梢的抑制作用,从而缓解疼痛[5]。针刺还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增多,内源性阿片肽的含量增多,还能使外周血液中的致痛物质浓度降低,从而增强镇痛提高痛阈。研究[6] 表明,针刺可激活机体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其中刺激频率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低频率脉冲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β-内啡肽和脑啡肽的含量增高。电针疏密波能通过疏(2Hz)和密(50Hz)交替刺激穴位,使机体内源性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增高,发挥显著镇痛作用。艾灸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减轻局部水肿对神经末梢的压迫牵扯,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综上所述,应用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倪家镶,樊碧发,薛富善. 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75

    [2] Bowsher D,Helgason S,Siguer M ·Mechanical allodynia inpost—herpetic Neuralgia:evidence for central mechanisms dependingon noticeptive C—fiber degeneration[J].Neurology.1995,45:63—65.

    [3] 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59.

    [4] 李梃.医宗金鉴[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08.

    [5]李仲镰.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7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