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89372
X线\CT\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杨辉
第1页

    参见附件(2171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普通X线、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及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11月的68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X线、CT与MRI的成像表现以及X线、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的效果进行汇总并对比分析,观察其阳性检出率并评价其方法学的效果。结论:普通X线是主动脉夹层AD的初步排查方法,而CT和MRI是诊断主动脉夹层(AD)首选方法。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MRI;CT;X线;阳性率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m,AD) 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为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群,3个月生存率仅10%,1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疾病是由于高血压等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深及中膜,高速高压的血流涌入裂口,导致中膜剥离。内膜与中膜内层形成内膜瓣,内膜瓣将主动脉分为真腔和假腔,真腔常较小,血流速度快,而假腔常较大,血流速度慢。主动脉夹层常可波及周围器官引起压迫、移位或侵蚀,并于血管周围形成血肿,严重时,主动脉夹层可破裂,引起大出血而致病人迅速死亡。临床根据病变范围和破口位置可分为三型(Debakey分型)。2Ⅰ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累及升、降主动脉。Ⅱ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仅累及升主动脉。Ⅲ型: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病变只累及降主动脉者。主动脉夹层这种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易误诊及漏诊,早期准确诊断能够争取治疗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常规X线只能显示典型病例之大概特征,无法显示具体病变,并且有漏诊的概率,而普通CT及增强MRI可帮助诊断阳性率较高,且成像效果较好。现将具体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0年1-11月在本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D)的68例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在25-70岁,平均(51±3.5)岁。在诊为主动脉夹层(AD)前他们分别都接受过X线或CT或者MRI的影像学检查。其中有20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有2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了CT检查,有2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了MRI检查。

    1.2检查方法

    1.2.1X线检查

    对20例患者进行胸部平片,可发现主动脉夹层的征象有上纵隔增宽,主动脉外形不规则迂曲扩张或有局部隆起,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宽度差异明显,双主动脉影,主动脉内透X线的假腔,主动脉轮廓不光滑和主动脉内膜钙化移位。但平片尤其是床边平片或卧位片显示的征象特异度不高,多次摄片、动态对比,可提高特异度。透视发现异常扩张的主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考虑本病,而搏动异常增强多见于真性动脉瘤。这20例患者中X线平片发现阳性非特异性改变14例,提示性阳性率70%。

    1.2.2CT检查

    对2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其影像学显影表现为主动脉腔内出现略呈弯曲的条状影,血管腔被其分为真、假两腔,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主动脉壁钙化,真、假腔,假腔内血栓,血液外渗,纵隔血肿,以及内膜片、破口位置和受累主动脉范围。其缺点是对主动脉是否存在返流也不能作出判定。3根据DeBakey分型,24例患者中夹层动脉瘤Ⅰ型7例,Ⅱ型4例,Ⅲ型13例;按A、B两型分类为A型18例,B型4例. 这22例患者中CT检查阳性率100%,破裂口检出16例,检出率为77%。

    1.2.3MRI检查

    对22例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从多层面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影像。MRI准确观察到了主动脉反流现象,真腔和假腔内均存在的快速血流,还明确显示主动脉血管分支有无受累。内膜瓣的MRI表现为真假两腔流空信号间的线状信号,但是MRI难以区分血流和假腔内的血栓信号。4可以说MRI检查成功地探查和估测了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程度,以及主动脉的受累情况,对主动脉夹层诊断较为可靠。这24例患者中MRI检查阳性率100%。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院收治62例主动脉夹层(AD)的患者其中有20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有2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了CT检查,有24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进行了MRI检查。结果表明普通X线提示性的阳性率70%(14/20);CT提示的阳性率100%(24/24),破裂口检出率30/%(7/24);MRI检查24例,24阳性率100%(24/24),破裂口检出20例。普通X线对主动脉夹层(AD)检出率低,CT对内膜破口及夹层范围诊断有一定限度,MRI对内膜破口检出率高但内膜钙化内移显示率低。三者对内膜片及双腔显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RI、CT、普通X线。

    表一:X线、CT、MRI三种诊断方法阳性率比较

    注:MRI 和 C T与X 线比较,★P<0.01.

    从表1可以看出CT、MRI的诊断阳性率明显好于对照组X线诊断。

    3 讨论

    3.1主动脉夹层基本病变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和主动脉瘤形成时主动脉壁的扩张不同,但多数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分离先表现为主动脉瘤的形成。在病理上表现为主动脉壁囊性中层坏死,弹力纤维的变性和断裂。造成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先决条件为主动脉壁中层的病变。早年对于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认识不足,相应的检查手段不多,因而诊出率不高。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影像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医务工作者对主动脉夹层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诊出率提高,使大部分患者得到早期诊断,生存率得到提高。影像学检查在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2胸部X线平片部分患者在胸主动脉瘤走行区域可见钙化斑点或片状钙化阴影,亦可发现心脏扩大,胸腔积液等征象。但缺乏特异性。缺点是它属于有创性检查,诊断过程相对复杂,且阳性率不高。

    3.3CT检查能显示瘤体的部位、大小及范围,CT对发现主动脉夹层较敏感,假阳性、假阴性少,创伤小,还可显示纵隔其他结构的解剖细节.,检出阳性率高。

    3.4MRI已成功地用于探查和估测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程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7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