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年第13期
编号:12110444
从“君臣佐使”理论中探讨中药对药配伍规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3期
     【摘要】对药又叫药对,为两味中药的配伍运用,临床上常有较好疗效,本文从“君臣佐使”理论出发,探讨常用中药对药的配伍规律。

    【关键词】君臣佐使;对药;理论

    1“君臣佐使”理论的源流及涵义

    1.1“君臣佐使”理论的发展源流 “君、臣、佐、使”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云:“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但有关“君、臣、佐、使”的概念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之“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谓也” 。这段记述明确地提出了与《神农本草经》所载的运用于药性分类者不同,又揭示了方中药物主次从属的地位。后世医家以此为基础,在理论上加以阐述与发挥。唐·王冰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注曰:“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使,所以异善恶之名位,服饵之道,当从此为法,治病之道,不必皆然,以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之用者为使,皆所以赞成方用也。”元·李杲在《脾胃论》中强调“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明.何伯斋进一步界定了“君、臣、佐、使”的含义,谓“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清·吴仪洛在《成方切用》中亦较为详细地阐述:“主病者,对证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者谓之臣,味数稍多,而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君、臣、佐、使”的涵义论述虽颇为丰富,却均已《内经》记载理论为其法,即君臣佐使理论为方中药物间的主从和相须相制的配伍关系。

    1.2“君臣佐使”理论的涵义一般来说,君药是指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药为针对病因和主症而选,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药力应居方中之首,为方剂的灵魂。所以,一张方剂无论药味多寡,都必然有君药存在;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一是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认为臣药是辅药,是协助主药增强疗效的药物,数量较多,所以结构简单的方剂亦可不用;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 百拇医药
    2对药的配伍规律

    根据君臣佐使理论,总结临床常用对药的配伍规律,可分为君药加君药配伍,君药加臣药配伍,君药加佐药配伍,君药加使药配伍。

    2.1君药+君药即两味中药均为君药,所组成的对药功效大致相同,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配伍以增加药效。例如:银花、连翘两药为对,银花善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表证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连翘能泻心火、破血结、散气聚、消肿毒、利小便、为疮家之圣药。两药伍用用于治疗温病初期,发热、烦躁、口渴等症。再如: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为对药,白花蛇舌草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热毒所致诸症。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抗癌等功效。两药常相伍为用,化瘀肿、止疼痛,抗癌作用尤盛。又如:青皮伍陈皮,两药均可理气,青皮行于左;陈皮行于右。二药伍用理气止痛,治疗气滞痛证,效果卓著。以上诸例中,所组成的对药均对所治疗病证起主要作用,彼此之间没有明显主次之分,故为君药加君药配伍。

, 百拇医药     2.2君药+臣药即对药中一味药对病证起主要治疗作用,另一位药为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或用于治疗重要的兼病或兼证。例如:香连丸黄连与木香为对,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君药,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加强了黄连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的功效,故为臣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里急腹痛,再如:白芍与甘草两药为对,白芍滋阴养血、柔筋止痛为君药,甘草缓急止痛,加强了白芍柔筋止痛的作用,故为臣药,两药合用,常用于治疗血虚失养、挛急作痛。以上对药中,两味中药相辅相成,臣药提高了君药的疗效,为对药配伍原则中常见的君药加臣药配伍。

    2.3君药+佐药即对药中一味药对病证主要矛盾起治疗作用,另一味药对君药或配合君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药的毒性,制约君药峻烈之性;或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2.3.1君药+佐助药例如:失笑散中蒲黄与五灵脂为对,?蒲黄性平味甘,功效活血化瘀为君药,五灵脂活血散瘀止痛,两者合用五灵脂既增强了蒲黄活血化瘀的作用,又治疗了由于血瘀引起的血瘀痛证,故为佐药。上例中一味药对君药有加强治疗作用,为君药加佐助药配伍。
, 百拇医药
    2.3.2君药+佐制药例如:瓜蒌与风硝为对。瓜蒌润燥通便;风硝咸寒软坚,清热通便。瓜蒌以守为主,风硝以走为要。二药伍用,以瓜蒌黏腻甘缓之性,制约风硝荡涤通下之力,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奏清热润燥、通便之功;再如:甘遂与大枣为对,甘遂峻下逐水为君,大枣补气和中为佐,大枣抑制甘遂峻下逐水同时耗伤正气的副作用。以上对药中一味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药的毒性,制约君药峻烈之性,为对药配伍原则中的君药加佐制药配伍。

    2.3.3君药+反佐药例如:交泰丸中黄连与肉桂为对,黄连泻心火,降阳和阴;肉桂温肾化气,蒸腾津液,两药合用收水火既济之功,擅治心肾不交之失眠。再如:二妙丸中苍术与黄柏为对。苍术辛烈温燥,擅长祛风胜湿,健脾止泻;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下焦湿热。二药一温一寒,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并走于下,清热燥湿,消肿止痛,除湿止带的力量增强。主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下肢痿软,以及湿疮诸症;湿热下注所致之小便淋浊,女子带下诸症。又如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为对。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辛热,温中散寒,降逆止呕。黄连苦寒泻火,吴茱萸辛散温通。二药伍用,辛开苦降,有反佐之效用。两药合用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以上三例中对药间性味相反却能在治疗中起相成的作用,为对药配伍原则中的君药加反佐药配伍。
, http://www.100md.com
    2.4君药+使药即对药中一味药为主药,另一味药为引君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例如:石膏与牛膝两药伍用,石膏清降胃火、消肿止痛为君药,牛膝引火下行,间接增强了石膏清胃火、止牙痛的作用,故为使药。再如:羌活伍独活,二活同用,羌活引独活走上,独活又可引羌活走下,一上一下直通足太阳膀胱经,以祛风通络止痛。治疔风痹的周身串痛。又如:僵蚕与白芷为对,僵蚕祛风通络为君;白芷祛风止痛为使。以白芷之辛散引僵蚕直达头面,治疗风热痰浊瘀阻上焦所致头痛效果颇佳。以上诸例中两药合用有沟通导引作用,一味药引另一位药直达病所,为君药加使药配伍。

    综上所述,根据“君臣佐使”理论,总结中药对药的配伍规律,将其主要分为君药加君药配伍,君药加臣药配伍,君药加佐药配伍,君药加使药配伍,其中君药必不可缺,为整个对药方的灵魂,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其他药物或同为君药,两者相须为用,或辅助君药,或佐助、佐制、反佐君药,或引君药至特定病所,共同发挥治疗病证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何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