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108514
西咪替丁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张金荣
第1页

    参见附件(1151KB,1页)。

     【摘要】目的:观察西咪替丁注射液局部应用在疱疹性口腔炎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对照组78例。两组均静脉给予阿昔洛韦和维生素C治疗组局部使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对照组使用碘甘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428,P<0.01)。结论:西咪替丁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满意。

    【关键词】西咪替丁;疱疹性口腔炎;儿童

    疱疹性口腔炎是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的口腔病损,好发于1-3岁婴幼儿。全身反应较重,表现为发热、哭闹,进而口腔黏膜广泛行充血红肿、出现成簇的小疱疹,疱疹好发于颊粘膜、齿龈、舌、唇内和唇粘膜及邻近口周皮肤触痛明显,患儿流延、拒食,烦躁不安[1]。病程7-14d。我们自2008年6月-2010年12月使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7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均来自我院门诊级住院病人,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1]

    (1)婴幼儿有感冒、发热、或特定的发病诱因,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2)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和口唇周围可出现成簇的小水泡;(3)口腔黏膜形成溃疡,口周皮肤形成痂壳。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单盲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10-25mg/(kg.d)、维生素C 0.5-1.0g/d静脉滴注,局部使用西咪替丁注射液0.2×3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2/支,10支/盒 加到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混合液,用棉签蘸取后涂抹患处,一日3-5次,7d为一疗程;对照组静脉给予阿昔洛韦、维生素C,剂量同治疗组,局部使用碘甘油()涂抹,一日3-5次,7d为一疗程。

    1.4疗效评定

    显效:溃疡-3d愈合,全身反应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感明显减轻;有效:溃疡3-5d愈合,全身反应症状基本消失,疼痛感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2和t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见表2.

    治疗一周后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23,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23.428,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疱疹性口腔炎亦称口炎性口疮,是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I型)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粘膜病。特点为溃疡数目多,散在分布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舌腹、口底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疼痛颇剧,拒食、流延、烦躁、颌下淋巴结肿大。疱疹性口腔炎病程较长,持续7-14d,少数情况还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好发于幼儿6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6月-2岁婴儿好发。往往发病3-6d出现发热、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且全身反应比较严重,给患儿造成很大的痛苦。在卫生意识较差的农村,发病率更高,病程更长。所以迅速控制病情显得尤为重要。治疗以对症处理及控制继发感染为主,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加以良好的局部用药,可以有效地缩短病程,缓解病情。

    西咪替丁为H2受体阻断剂,有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是阻断抑制性T细胞表面的H2受体,使抑制性T细胞活性降低而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而具有抗病毒作用。同时西咪替丁对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具有强大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及过敏反应[3],有促进粘膜溃疡的愈合作用。张建中[4]用西咪替丁治疗多发性口腔溃疡取得满意疗效。本文资料显示应用西咪替丁组即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西咪替丁局部应用治疗有较好疗效,本组病例未发现不良反应。局部应用西咪替丁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较好,且价廉配制方便、使用,是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秉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5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