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108599
糖尿病性膀胱病的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郭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839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膀胱病(DCP)患者的临床尿动力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择68例确诊为DCP患者,其中无前列腺增生(BPH)的DCP31例,年龄(68.3±5.6)岁;有BPH的DCP37例,年龄(74.9±7.5)岁;另选择30例无下尿路异常的正常老年男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对各种尿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BPH和有BPH的两组比较,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剩余尿量及最大尿道闭合压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与正常老年组比较,无BPH和有BPH的DCP组逼尿肌反射亢进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分别为75.3%vs.76.1%vs.12.3%,其最大膀胱容量明显减少,分别为 (312.2±101.8)ml vs.(296.2±129.5)ml vs.(542.2±119.3)m1。结论:DCP患者排尿异常应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有BPH的DCP患者逼尿肌排尿压、尿道闭合压和剩余尿量变化较无BPH的DCP患者更为明显,提示应同时治疗BPH。

    【关键词】糖尿病性膀胱病;排尿异常;尿动力学;前列腺增生

    糖尿病膀胱病(diabetic cystopathy,DCP)是2型糖尿病(DM)引起的泌尿系统并发症。40%~100%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此并发症,即使经治疗控制了高血糖症,仍有25%的发生率[1]。由于其病因不明,在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易变性大,易被忽视。DCP患者最终将出现逼尿肌功能损害,导致排尿困难,残余尿量增多,诱发泌尿系感染及加重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临床上许多DCP患者同时伴有BPH,有关BPH对DCP患者尿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文献报道不多,对膀胱功能参数的影响仍不明确[2]。尿动力学检查能够模拟膀胱储尿以及排尿过程,提供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功能变化的相关信息,是目前诊断膀胱功能异常的最可靠方法[3]。本研究通过分析DCP患者相关尿动力学参数变化,进一步探讨DCP患者出现排尿异常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DCP患者排尿异常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选择68例确诊为DCP患者,年龄60~82岁,平均(70. 9±89.4)岁。排除尿路肿瘤、尿路结石、尿路手术史及尿路感染未治愈、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等疾病。

    1.2分组根据BPH诊断标准(IPSS、前列腺直肠指诊、临床症状以及B超检查)将此68例患者分为无前列腺增生(BPH)的DCP组,共31例,年龄(68.3±5.6)岁;有BPH的DCP组,共37例,年龄(74.9±7.5)岁。另选20例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留置尿管,并排除神经系统和下尿路疾病和功能异常的正常男性为对照组,经患者同意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膀胱、尿道功能均无异常改变。

    1.3尿动力学检查方法三组患者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使用Menuet型尿动力仪,按照世界尿控协会尿动力学(ICS)检查标准,患者在产生强烈尿意后先测定自由尿流率和膀胱灌注测压,然后在尿动力学检查床上取半卧位,局部消毒后经尿道插入双腔测压管,抽取剩余尿量,将气囊直肠测压管经由肛门置人直肠同步监测腹压,在会阴部通过表面电极记录尿道外括约肌肌电活动。经双腔测压管向膀胱注入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肌电图联合测定,注意观察储尿期患者咳嗽或做Valsava动作(深吸气后摒住呼吸用力呼气)是否能诱发出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同时观测膀胱初始尿意容量以及最大膀胱容量。排尿期应注意逼尿肌有无收缩、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协调情况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排尿结束后用恒速(2mm/s)向外牵引测压管配合恒速灌注测定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

    1.4主要观察指标尿动力学主要观察指标有逼尿肌不稳定(DI)、逼尿肌反射减弱或消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协调和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不协调、逼尿肌最大压力(Pdetmax)、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Pdet-Qmax)、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最大尿道闭合压、膀胱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各项参数的定义符合ICS的要求。

    1.5统计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观测指标进行分析,对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对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数据先行自然对数转换,若转换后呈正态性分布用f检验。尿动力学测定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

    2结果

    无BPH的DCP组31例中,发现逼尿肌反射减低8例,逼尿肌反射亢进23例,其中14例出现尿道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3例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不协调,6例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协调。

    有BPH的DCP组37例中,发现逼尿肌反射减低10例,逼尿肌反射亢进27例,其中15例出现尿道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8例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协调,4例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不协调。

    正常老年组20例中,发现2例出现逼尿肌活动不稳定。

    与正常老年组比较,无BPH和有BPH的DCP组逼尿肌反射亢进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分别为75.3%vs.76.1%vs.12.3%,其最大膀胱容量明显减少,分别为 (312.2±101.8)ml vs.(296.2±129.5)ml vs.(542.2±119.3)m1。

    无BPH的DCP组与正常老年组在膀胱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BPH的DCP组的逼尿肌最大压力、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剩余尿量及最大尿道闭合压均显著高于无BPH的DCP组(详见表1)。无BPH的DCP组逼尿肌反射减低8例,有BPH的DCP组逼尿肌反射减低10例,两组逼尿肌反射减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常伴有排尿费力,排尿不尽,尿潴留和充盈性尿失禁。糖尿病的神经源性、血管源性以及逼尿肌肌源性病变,是引起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4]。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疾病,糖尿病并发排尿异常的老年男性通常伴有BPH[5]。目前针对DCP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的研究并不多见,对DCP伴有BPH的尿动力学研究更为罕见,所以有必要对DCP并发排尿异常的老年患者特别是伴有BPH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和研究。

    在DCP早期患者常没有明显症状,一般表现为排尿间隔延长,尿量增大,晚期患者才出现排尿费力,排尿不尽,尿潴留和充盈性尿失禁。全面的尿动力学检查是对糖尿病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尿动力学改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现为膀胱感觉减退,膀胱顺应性降低或增高,排尿期最大尿流时的逼尿肌压力降低,剩余尿量显著增多,逼尿肌与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等[6]。

    本研究显示老年男性DCP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以逼尿肌反射亢进及膀胱容量显著降低为主,少数患者表现为逼尿肌反射减低或消失以及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活动不协调。此外,本研究显示DCP排尿异常的老年男性若合并BPH,则有更多的尿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提示BPH也是DCP老年男性患者尿动力学异常变化的原因之一。因此,临床诊治DCP引起的排尿异常不但要注意应用尿动力学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