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108181
口服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孟亚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436KB,2页)。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中药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注射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将62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肾俞穴穴位注射治疗,另一组单用排石颗粒治疗。结果:治愈率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组(77.4%)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45.2%)(P<0.01),总有效率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组(93.55)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74.2%)(P<0.05)结论: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治疗尿路结石明显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

    【关键词】尿路结石;穴位注射;排石颗粒、饮食护理

    尿路结石为临床常见多发病,是尿路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害。尿路结石的治疗首先应采用预防及病因治疗,直径≥0.7cm的尿路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可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1〕,直径<0.7cm的尿路结石多采用口服排石颗粒治疗,但单纯口服中药疗效不尽人意,本研究采用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配合饮食护理及体育运动来治疗尿路结石,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62例尿路结石患者,均为本院2006年1月-2008年7月住院病人,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石淋”的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腹痛、尿痛或伴血尿,个别曾有砂石排出史或有肾绞痛史,且经B超或腹部平片确诊为尿路结石,最大直径<0.7cm,尿路无明显狭窄梗阻,未并发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害。

    62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结石部位,大小无差异、联合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5—60岁,平均(34.5±12.6)岁.单用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6—61岁,平均(35.6±13.1)岁。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一般疗法:每日进水量>3L,根据结石种类调整饮食结构,多体育活动。

    联合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采用排石方:金钱草、穿破石、车前子(包煎)、王不留行各30g,川牛膝、石韦、海浮石、滑石(包煎)各20g,海金砂(包煎)、鸡内金、冬葵子、扁蓄各15g、瞿麦、穿山甲、三棱、莪术各10g。每日一剂,煎服。并根据辩证加味,气虚加党参、黄芪各15g;血虚加当归、熟地各15g;阴虚加女贞子、早莲草各15g,阳虚加菟丝子,肉苁蓉各15g;湿热加知母,黄柏各15g;血瘀加桃仁,红花各15g;气滞加松实,木香各12g,血尿加小蓟,白茅根各20g。同时用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肾俞穴注射,双侧肾俞穴均注射,每日2次。15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

    单用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口服排石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15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每周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每1疗程结束均复查B超,腹部平片。

    1.4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疗效评定:①治愈:肾绞疼或输尿管梗阻疼痛消失,结石排出,经B超或X光拍照证实肾或输尿管结石、肾盂或输尿管积水、扩张消失,尿常规检查,镜下血尿消失。②好转:肾绞疼或输尿管梗阻疼痛改善,经B超或X光拍片证实肾或输尿管结石减小,同时结石下移和积水减小。③无效:肾绞疼或输尿管梗阻性疼痛无缓解或虽有减轻,但B超或X光拍片确诊,肾或输尿管结石、积水无变化[2]。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士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x2)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对比见下表:

    治愈率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组(77.4%)显著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45.2%),总有效率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组(93.5%)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74.2%)。

    3护理

    3.1饮食护理根据结石种类调节饮食①钙结石:避免高钙和高草酸盐饮食,如菠菜、茶叶等。②尿酸结石:低嘌噙饮食如:动物内脏、海产食品等。③胱氨酸结石:低蛋氨饮食,还应限量摄入糖类,蛋白质不宜过量,少吃豆制品,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肾结石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3.2补液多饮水每日进水量 >3L,可增加尿量,利尿使结石上部的液体静压增高,推动结石下降。

    3.3多体育活动如跳跃、跑步、体操、弯腰时叩击肾区[1]可增加结石的活动度,利于结石排出。

    3.4加强病情观察如有无肾绞痛症状,有无肉眼血尿等,肾绞痛时患者卧床休息,深呼吸,使肌肉放松以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剂的应用,经常观察询问患者尿液性质、量、颜色等有无变化,出现血尿等症状时要及时检查,并正确记录尿液的出入量。

    4讨论

    尿路结石属于中医的“石淋”“血淋”“腰痛”“癃闭”等范畴,以腰痛、腹痛、血尿、排尿因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辨病治疗以祛瘀化石、利尿通淋、利气排石。

    本研究中的排石方中,海金砂、金钱草具有清热通淋、利尿排石及抗菌作用,穿破石、海浮石具有软坚化石、止淋作用,鸡内金具有化石作用,车前子、冬葵子具有利尿通淋作用,滑石、瞿麦具有利水、通淋、清热作用,扁蓄、石韦具有利水通淋、抗菌作用,穿山甲、川牛膝、王不留行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三棱,莪术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上术药物有溶石与利尿作用,同时又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并使之蠕动加快而促进结石排出。

    肾俞穴为肾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又属足太阳膀胱经,能疏通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增强肾与胱胱气化。穴位治疗有缓解疼痛、增强输尿管蠕动,促进排石过程[3],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注射液,有改善微循环,使括约肌松弛,解除平滑肌痉挛作用。

    加强饮食护理,调整饮食结构可减少结石的形成,补液多饮水可利于结石排出。

    上述治疗护理方法互资其长,优势互补,协同凑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排石速度,可达道防治尿路结石的功效。

    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3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