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206118
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马士朋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脊髓空洞症患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情况分为两种手术方式:后颅窝减压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结果:2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出院后症状大多都有所改善,有4例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未变。结论:脊髓空洞症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应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要及时进行。

    【关键词】 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临床疗效

    脊髓空洞症的名称是由OliverD` Angers在1827年提出的,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病变,我院对此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今年进行手术治疗的脊髓空洞症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5~55岁,平均22.9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2年。

    1.2 临床症状表现 总结患者的症状如下:

    ①疼痛:单肢或双肢体无任何诱因的剧痛,与活动无关,止痛剂亦不能缓解。②部分感觉减退或消失。③下肢痉挛性增加。④下肢肌力进行性的减退,站立和行走的稳定性逐渐加重。⑤自主神经症状:双下肢出汗不对称,局部皮温不一致。

    1.3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经MRI检查确诊,结果为颈段空洞12例,颈胸段11例,C1~T10 2例。

    1.4 手术方法 分为两种方法:

    ①后颅窝减压组:行气管插管,全麻,侧卧位。根据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程度,调整切口下界,在枕后粗隆到C3棘突正中进行切口,咬除枕鳞部4.0cm×4.0cm,枕骨大孔后缘及C1后弓,宽度约为2.5cm,Y型切开硬脑膜,下端达C2椎弓。点灼小脑扁桃体使其收缩上移。分离粘连的蛛网膜,将预先准备的自体筋膜人工硬膜与硬膜缝合形成减压袋。②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组:根据MRI定位,咬开相关椎板,选择空洞最大径处在脊髓后正中无血管区纵行锐性切开,切口长约3.0cm,以硅胶管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空洞及蛛网膜下腔植入深度为1.5~2.0cm,用血管吻合线将分流管固定于蛛网膜上。

    1.5 效果评价 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可分为三级,即:Ⅰ级:症状明显好转,分离性感觉缺失和肌无力症状明显减轻,行动及生活自由。Ⅱ级:症状改善,感觉及运动障碍程度有所减轻,能独立行走及生活。Ⅲ级:症状无变化,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未变。

    2 结果

    20例住院的患者,出院后症状大多都有所改善,具体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脊髓空洞症具有起病隐袭、进展缓慢、病程不规律等特点,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病或脊髓发育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普遍认为,脊髓空洞症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两类。先天发育异常性脊髓空洞症多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以儿童多见。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常由于外伤、肿瘤、炎症等外界因素引起,以成人为主。

    目前较公认的发病机制学说主要有:①Gardner的流体学说:枕大孔区梗阻,脑积液不能从第四脑室流出,直接冲击到脊髓中央管使其不断扩大,并破坏中央管周围得组织从而形成空洞。②williams的压力分离学说:枕大孔区梗阻呈活瓣样,当脊髓蛛网膜下腔压力升高时脑脊液进入颅内,而脊髓蛛网膜下腔压力降低时脑脊液不能回流,便造成颅内压升高,向中央管灌注,颅内与脊髓、中央管与脊髓外形成压力差,多年反复不断作用,形成空洞。③脑脊液脊髓实质的渗透学说:枕大孔区畸形,静脉压及脊髓蛛网膜下腔压力反复一过性升高,长期的作用使脊髓血管周围间隙逐渐扩大,脑脊液渗入而形成空洞[1]。

    本病容易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MRI的应用,明确了诊断,对判断病因、选择治疗方案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单侧性面部疼痛、面部痛温觉丧失(麻木)、舌肌萎缩无力、软腭和声带麻痹及眼震是脊髓空洞症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还有复视、阵发性眩晕、三叉神经痛、持续性呃逆为较少出现的症状[2]。总结一下,诊断主要依靠一下几个方面: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存在的感觉症状,上肢出现弛缓性部分瘫痪而下肢为上运动元性部分瘫痪的运动症状,以及horner综合征、易发生烫伤、晚期有大小便障碍的植物神经损害症状。

    普通的内科保守治疗对于此病的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可以对受压的后颅窝进行减压、恢复蛛网膜下腔空间、解除颅颈交界的压力分离[3、4],对脊髓和脑神经、脑干功能的恢复有利。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包括药物、物理疗法和康复治疗的辅助治疗。如某些病人的肌肉痉挛状态可通过应用神经细胞功能活化剂、血管扩张剂和多种维生素等缓解症状;用抗生素控制因膀胱功能障碍所致的尿路感染;避免烧伤、烫伤或创伤,加重严重皮肤营养障碍病人的病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避免脊柱受到任何打击与压迫。

    参考文献

    [1]陈清棠主编.临床神经病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55

    [2]陈敏章主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9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