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206167
心内科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王玉霞 程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心内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将167例心内科住院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睡眠卫生指导、改善环境、刺激控制训练法、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理干预1周后,干预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与入院前比较显著下 (P<0.05);入院1周后,两组患者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 心内科;失眠;护理干预

    心内科住院患者由于环境的改变、疾病本身及担忧焦虑等原因很容易导致失眠,有文献报道发生率高达64%[1]。由于心血管疾病易反复发作,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冠状动脉收缩,易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2]。因此我们对167例心内科住院失眠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心内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间入住我院心内科的失眠患者1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7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9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按年龄、性别、病情、失眠程度等进行均衡性检验(P>0.05),提示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情况较为一致,具有可比性(表1)。

    1.2 方法

    1.2.1 干预组 由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患者入院后进行睡眠宣教,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制定较规律的作息时间表,鼓励患者睡前在疾病允许的情况下,略做活动,并向他们指出空腹及烟、酒、茶、咖啡、刺激性的食物、过饱不利于睡眠;②改善睡眠环境,保持病区整洁、舒适、安静,减少噪声;③刺激控制训练法,患者有睡意时才能上床,若上床不能入睡则应起床,无论夜间睡眠时间长短,清晨准时起床。干预日间的睡眠,尽量使患者日间保持觉醒状态;④心理疏导,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到引起患者担忧、焦虑的因素,以消除病因。

    1.2.2 对照组 进行一般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

    1.3 睡眠质量评价

    1.3.1 PSQI睡眠质量评估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1周后各自的PSQI得分情况。

    1.3.2 睡眠的客观评价 夜班护士对受试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睡眠参数,包括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和累计睡眠时间。

    1.4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双侧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11.6统计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PSQI评价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平均基线PSQI评分分别为14.3和15.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一周后,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重新PSQI评分结果分别为6.3和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一周后患者PSQI评分明显下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一周后患者PSQI评分无明显下降(>0.05)(表2)。

    2.2 睡眠的客观评价结果 经过一周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增多,觉醒次数减少,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表3)。

    3 讨论

    良好的睡眠对健康人具有解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作用,对心血管病患者除上述作用外,还能有效的防止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猝死等事件的发生。但很多心内科住院患者都存在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据报道[3],56%的患者在住院的第1天失眠,心内科住院患者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等原因引起失眠率可能会更高,严重影响了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当前国外对失眠的护理研究较多,国内报道则较少,随着整体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开展,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断丰富,患者睡眠质量会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前瞻性的对167例心内科住院失眠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措施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4]。因此心内科护士应对住院失眠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胡敏,刁惠民,赵威丽,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