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9694
内服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55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黄英昌 郑敏等
第1页

    参见附件(2546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内服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中药慢盆合剂,同时应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温针灸治疗,取穴同治疗组。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中药组为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选30例患者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所选患者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服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并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慢盆合剂;温针灸疗法;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日久而致。此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我们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运用内服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同时观察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辨证属寒湿凝滞型[2]。主症:下腹胀痛有冷感;腰骶胀痛或冷痛不适;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次症:形寒肢冷,经期腹痛加重,或见月经延后、量少,色紫暗。舌质淡暗,苔白厚或滑腻,脉沉弦或弦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辨证为寒湿凝滞证型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

    1.3 一般资料

    10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本院的门诊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内服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组(简称治疗组)55例,年龄20~47岁,平均(31.8±6.9)岁;病程2个月~3.5年,平均(2.2±0.3)年;病情程度分级:重度27例,中度15例,轻度13例。单纯应用温针灸治疗组(简称对照组)50例,年龄21~46岁,平均(32.2±7.1)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3±0.4)年;病情程度分级:重度25例,中度14例,轻度11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从两组中各选出30例血液流变学异常者,测定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内服中药汤剂,组成:吴茱萸15g,乌药12g,荔枝核15g,红藤20g,败酱草20g,元胡15g,益母草30g,黄芪30g,狗脊15g,薏苡仁30g,炮山甲10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2次饭后温服。同时应用温针灸治疗。取穴:关元、气海、三阴交、子宫穴、足三里、肾俞。用中等刺激,得气后施补法。在针尾套上2.5cm长的艾条,艾条距皮肤约4cm,每穴灸2壮,每日1次。对照组 单纯应用温针灸治疗,取穴同治疗组。两组治疗均10日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经期停止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两组30例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正常,证候、体征总积分减少≥95%,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明显改善,证候、体征总积分减少70%~94%;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减轻,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有所改善,证候、体征总积分减少30%~69%;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有加重,证候、体征总积分减少<30%。

    2.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5526168590.91

    对照组501015141178.00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三个疗程后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比较

    表2示,两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变指标变化(x±s)

    治疗组(n=55)对照组(n=50)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全血粘度低切(3/s)12.68±1.469.31±1.29**△12.72±1.5211.43±1.38*

    全血粘度中切(30/s)5.63±1.015.21±1.105.70±1.315.42±1.15

    全血粘度高切(220/s)4.39±0.374.13±0.754.52±0.914.41±0.70

    血浆粘度(mpas.s)1.88±0.351.12±0.30*△1.86±0.331.55±0.29*

    红细胞压积(L/L)0.50±0.040.42±0.02*△0.51±0.030.48±0.04*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学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等疾病范畴。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常因经期、产后(包括分娩、流产)调摄不当,感受风寒邪毒,或过于贪凉,或久居湿地,寒湿之邪客于冲任、胞中;或急性期过用苦寒清热之品,使阳气受损,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而寒湿凝结;或素体阳虚,阴寒内盛,冲任虚寒,气血失于温运导致气血运行受阻,瘀滞不通,不通则痛。

    慢性盆腔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呈浓、粘、凝、滞状态[3],而血流变异常属中医学血瘀范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使增生变性的结缔组织转化吸收,抑制组织异常增生[4]。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应以温经散寒,化瘀散结为主,自拟慢盆合剂。方中吴茱萸辛苦热,散寒止痛,理气燥湿;与乌药、荔枝核共达祛寒散滞,行气止痛之功;红藤、败酱草散结消痈,祛瘀止痛;炮山甲活血破瘀,消癥通络;《本草从新》谓其“善窜,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元胡辛散温通,活血行气止痛;益母草活血祛瘀,与薏苡仁共用以利水渗湿;黄芪益气升阳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狗脊散寒祛湿,温补固摄。诸药共用以达温经散寒祛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4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