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9680
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杨勇
第1页

    参见附件(2507KB,2页)。

     【摘 要】 目的:中医推拿手法结合卧床休息在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并运用中医推拿手法结合卧床休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愈率为64%,临床观察疗效良好。结论:临床疗效明显,具备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利于推广的特点。

    【关键词】 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为临床常见病,本人在2003~2005年5月间以中医推拿手法为主,结合卧床休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2例,男62例,女50例,年龄最高72岁,最小16岁,其中16~24岁11例,占10%, 25~60岁80例,占71%,61~72岁21例,占19%,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2天,腰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6例,腰痛伴右下肢疼痛56例,腰痛伴左下肢疼痛49例,共同的症状是卧床后症状减轻,站立或长时间行走、工作后症状加重,全部病例均由CT或MRI明确诊断,其中L4~5椎间盘突出35例,L5~S130例,L4~S124例,L3~S111例,L3~L510例,L3~L42例。

    1.2 病例的选择与纳入

    (1)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初次发病或反复发病经其它治疗无效者(手术治疗除外);(3)无腰椎骨折,无腰椎管狭窄,无骨结核等疾病。

    2 治疗方法

    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每天治疗一次。(1)第一步,用揉、推、按法,使腰部肌肉放松,患者俯卧,术者以右手手掌或大拇指采用旋转按揉法,分别按揉两侧腰肌及穴位,用拇指或肘尖点按病变腰椎棘突旁压痛点,按压后疼痛可沿患侧放射至臀、大腿后侧或小腿和足,由轻而重,逐渐深入,可持续1~2分钟左右。点按患侧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承筋、昆仑等穴位,对腰椎生理曲度消失或后凸的病人,可用双手叠掌向下按压腰部,恢复腰部脊柱生理曲度,双手掌自腰椎两侧分推,由腰开始至腰骶部,反复多次,松弛两侧骶棘肌。第二步,用摇、牵引、压法推拿复位,术者双手放至患者腰部反复推摇,使腰部左右滚动,并逐步加大幅度,使腰部深层组织及腰椎关节松动,然后腰部牵引,可由牵引床牵引以患者重量牵引15分钟,或术者双手握患者双踝与之对抗牵引。第三步,直腿抬高及过伸,令患者伸直患肢,然后尽量抬高,再跖屈患肢过伸,反复多次,再屈双髋,双膝,术者握患者双踝旋转摇动,使腰部放松,并施以揉法,使腰腿肌肉放松;(2)嘱患者硬板床休息,戴腰围固定,避免弯腰及体力活动。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1]

    治愈:腰腿疼痛完全消失,腰腿活动不受限,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显效:腰腿疼痛明显减轻,腰腿活动无明显受限,直腿抬高试验60~70%或较前改善20~30%。有效:腰腿疼痛有所减轻,腰腿活动受限有部分改善,直腿抬高试验50~60%或较前改善10~20%。无效:腰腿疼痛较前无变化,腰腿活动受限无改善,直腿抬高试验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治愈70例,好转38例,未愈4例,总治愈率64%。发病部位、年龄与疗效关系,见表1、表2。

    表1 发病部位与疗效关系

    发病部位例数治愈好转未愈治愈率

    L3~422100%

    L4~535241170%

    L5~S1301910163%

    L4~S124148259%

    L3~S11164154%

    L3~L5105550%

    合计1127038464%

    表2 年龄与疗效关系

    年 龄例数治愈好转未愈治愈率

    16~24

    25~60

    61~72

    合计11

    80

    21

    1128

    50

    12

    703

    28

    7

    38

    2

    2

    474%

    62%

    60%

    64%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腿痛”范畴,《素问•刺痛论》中云:“内里之脉,乏人腰痛,不可咳嗽,咳则筋缩急”, 《医学心语》也有记载“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这些描述与现代医学腰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同,腰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根,迫使根部血管受压而呈现缺血、瘀血、缺氧水肿及炎症反应等一系列改变。由于刺激性炎症及长期不愈,极易致使病变周围的肌肉、韧带、椎骨、神经等组织发生粘连[2],此病理已被手术所证实。并有研究发现,纤维环破坏后,含高浓度乳酸的髓核液从纤维环破裂处溢出,沿椎间盘和神经根之间的通道扩散,对神经化学性刺激而产生疼痛[3]。另有研究表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并不产生根性痛,当压力为0.6—1.3kPa时引起静脉瘀血;压力达6.7—9.6kPa时造成部分动脉缺血,充血或缺血又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神经根内压增高,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物质释放,发生慢性神经根炎性损害[4],引起疼痛。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标本兼治的功效。使血液循环发生改变,并调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改变了病变组织的渗出和水肿,解除压迫和对神经的刺激,从而达到了消除症状,恢复功能。推拿手法还可使体表产生适当热量,热能传导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治疗后病变组织血流量增加50%~100%,达到消除或减轻肌附着处的无菌性炎症病变,促使肌痉挛自然消失,达到无痛或减轻征象,通过此机制解除炎症致痛、缺血致痛、痉挛致痛,达到“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治疗作用[5]。

    推拿手法可调节肌间的收缩、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整,增加组织的灌流量和排出量,使损伤组织的水肿、渗出得以消除,淤积的组织液和代谢产物得以排出,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腰椎间盘患者两侧腰肌痉挛,是机体对损伤局部的保护性反应,以限制损伤部位的活动,减轻疼痛,防止损伤的继

    续发展,损伤部位潴留的组织液或瘀血,形成纤维化,组织间形成粘连,造成活动障碍,通过推拿疗法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有效地防止上述过程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了局部肌肉的痉挛;减轻神经根受压后的局部静脉回流受阻,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症的吸收,松解受压神经根周围粘连,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6]。按压和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穴,是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取,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是循经取穴的表现。腰椎牵引可调整神经根管的容积及椎间关节紊乱,降低了椎间盘的内压,增加了后纵韧带的张力和椎间隙的负压,有利于髓核的还纳和改变其突出方向,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血循,龚正丰等经检测分析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手法后的血流改变有明显提高[7],这也是“不通则痛”的微观变化之一。

    卧床休息在保守治疗中是不应忽视的治疗措施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0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