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8815
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闫珊珊
第1页

    参见附件(2486KB,2页)。

     对照组23671056.52%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21.34 P<0.05,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4 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与胰岛素激素及细胞代谢异常,引起眼组织神经及血管微循环改变造成眼的营养和视功能的损坏关系密切。糖尿病最好的治疗是预防,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是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糖尿病可以明显减少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风险[2]。糖尿病引起的视力减退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3]。中医“治未病”思想始见于《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历经长期的实践,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其核心就在于“预防为主”,无论是未生病前的预防,还是生病以后的防止进一步严重,以及疾病痊愈后的防止复发,都体现在一个“防”字上,贯穿于人体未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与病程、血压、尿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关系较密切[4]。病程越长,眼底病变越多见,情况越严重。高血压可促进糖尿病(DM)患者DR的发生发展,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一项较敏感指标,亦与DR明显相关[5]。DM患者代谢紊乱程度直接影响DM的慢性并发症。有效地控制血糖、血压亦是防止和延缓DR的关键措施。DM患者常规进行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可发现尚无临床症状的早期DR,及时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部分甚至可以逆转。同时对尚无全身症状的DM患者,通过眼底检查发现DR,可协助早期诊断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除有效地控制血糖及血压外,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确有一定作用。糖尿病类似于中医学的“消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类似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暴盲”等,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治疗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临床重视整体辩证和局部辩病的结合是治疗DR的关键。中医能通过辨证论治,将养阴、健脾、益气、活血、补益肝肾等治法有机结合,从而使 DR 得到有效治疗,并且能发挥整体调节的优势,在有效降糖的同时,通过化痰活血等治疗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脂等,改善微循环,有效延缓 DR 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寻找和开发相应的有效新药,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挽救糖尿病NPDR患者的视力。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04-305.

    [2] 陈雨,朱晓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6,6(2):433-435.

    [3] 谭惠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进展[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8,19(23):1159.

    [4] 徐德华,刘文黎,郝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4(10):412-41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8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