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8789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生物测量(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林涛
第1页

    参见附件(3727KB,3页)。

     p0.0330.0020.001

    后房截面积(mm2)正常组0.1853±0.0390.1915±0.0390.1843±0.065

    临床前期组0.163±0.0380.160±0.0220.176±0.031

    t2.2333.572.918

    p2.03414.5674.678

    同一年龄段比较,后房截面积无明显增大或减少的趋势。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和正常眼两组的同一年龄段比较,眼中央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虹膜后表面曲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和亚洲人青光眼的最常见类型,其发病机制一直公认与眼的解剖因素相关。1990年加拿大眼科医生Pavlin等[1]设计超声生物显微镜可以探测的眼前节组织结构包括全部角膜、虹膜、睫状体、前房、后房、晶状体悬韧带、房角以及部分晶状体、周边玻璃体视网膜,眼外肌附着点部和结膜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是指急性房角关闭眼的对侧眼,并且对侧眼没有任何症状,眼压正常,无视神经损害及视野改变,另外有些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以前,可以没有自觉症状,但具有前房浅、虹膜膨隆、房角狭窄等表现,在一定诱因下,如暗室实验后眼压明显升高,也可诊断为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2]。在人群中具有房角关闭倾向解剖因素眼的人比例较高(14.9%),但真正仅有很小比例的人数(3%)发展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多数人并不患病[2],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会发生房角关闭眼的解剖特点。急性房角关闭眼的对侧眼如果不给予干预,发展成急性房角关闭的可能性很高,由于没有疾病发作所导致的眼前节结构继发改变和药物治疗史的影响, 其解剖结构更能反映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特点。中央前房深度是描述眼前房形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浅前房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解剖因素,前房越浅,房角关闭的机会越大。本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前房深度的范围(1.648—2.012mm), 与正常眼前房深度的范围为(2.459—3.135mm)无重叠,前者显著小于后者。膨隆程度是反映虹膜形态的重要生理指标,影响虹膜膨隆的因素主要是前后房的压力差及虹膜自身的张力、晶状体前表面相对于虹膜根部位置,前后房的压力差越大,虹膜膨隆程度越大,而虹膜基质层的厚度的变化对虹膜后表面的形态没有影响[3]。1998年Richard等[4]提出直接测量前表面轮廓以了解虹膜的膨隆程度,而在UBM图像中,虹膜后表面的色素上皮层表现为一相对平滑的曲线。这条曲线真正代表了虹膜的膨隆程度,反映前后房的压力差的变化。通过流体力学和数学模型的构建,二值化虹膜后表面曲线,应用抛物线拟合,计算拟合后的曲线各点的平均曲率,曲率指曲线的弯曲程度,曲率越大,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所以测量虹膜后表面曲率可以定量反映虹膜的膨隆程度。正常眼虹膜后表面的曲率值是98.363±47.289μm-1,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值为190.429±75.308μm-1,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较正常眼明显增大,随年龄增长虹膜后表面曲率增加,虹膜膨隆程度加大,而正常组无年龄的相关变化,到底是虹膜的张力异常还是前后房的压力差增大,有待进一步研究。曲率的倒数是曲率半径,王宁利等[5]测量正常人的曲率半径为9.101±1.408mm,本研究值的倒数与之相符合。本课题第一次测量了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虹膜后表面曲率。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虹膜膨隆程度是不同的,定量测量虹膜膨隆程度,建立不同种类青光眼的参考值范围,可以分析其发病机制,对于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以虹膜后表面的曲率来预测具有浅前房和窄房角的眼是否会发生闭角型青光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还需进一步验证。以往检查方法无法对后房进行观察,UBM的出现为活体状态观测后房形态提供了可能,它虽然不能同时显示悬韧带后部和玻璃体前界,但能够清晰的显示后房的固有部情况。后房截面积是指后房的固有部的垂直切面的大小,位于虹膜后表面与晶状体悬韧带前面之间,通过图形测量软件可以测量虹膜后房固有部的截面积。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的后房固有部截面积与正常眼比较无明显差异,即后房固有部的大小无改变,这表明后房空间结构和正常眼比较无明显变化,相对与前房,后房整体前移,睫状体悬韧带晶状体隔前移。后房前移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易发生睫状体阻滞型青光眼的解剖因素之一。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眼组前房浅、晶状体前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眼的生理功能状态差别不同 [7] [8]。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在解剖结构上与正常眼比较有许多特点:眼轴短、前房浅、晶状体厚、晶状体位置偏前,房角不同程度的狭窄,睫状体位置前旋,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增大。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位置和眼轴

    的比例异常,造成前房拥挤现象。首次描述了后房空间结构大小,发现两者无明显差异,后房结构整体前移。初步定量测量虹膜后表面曲率,描述了虹膜的膨隆程度。急性房角关闭的发生,除了和眼解剖异常有关,还和眼的病理生理功能异常有关。年龄因素对眼局部解剖结构的影响促进了眼前房拥挤现象,增加了房角关闭的可能。目前还没有较可行的方法来定量描绘虹膜形态,本课题研究的虹膜后表面曲率可以较好的反映虹膜膨隆程度,表达前后房的压力差,为定量测量眼后房压力和房角关闭机制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Nolan WP, Bassanhu J, Undraa A, et al. Screening for primary angle closure in Mongol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determine whether screening and prophylactic treatment will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imaryPACG in an east Asian population. Br J Ophthalmol. 2003 Mar;87(3):271-4.

    [2] Bonomi L. Epidemiology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 Acta Ophthalmol Scand Suppl. 2002;236:11-3.

    [3] Lowe RF.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family histories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2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