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53720
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12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张建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083KB,1页)。

     【摘要】 目的:以对照比较的方式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探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12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β-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消肿、抗渗出、增强抗自由基活性等作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疗效显著提高。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 神经内科疾病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套常规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治疗效果有时还会不尽如人意。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药物不断出现,给我们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上述神经内科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50~79岁,平均(63.2±4.9)岁,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大面积脑梗死22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0~78岁,平均(62.8±4.7)岁,脑出血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大面积脑梗死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类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诊断标准 以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所选病例均表现为头痛、肢体麻木,无力、语言不清、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直至昏迷等神经性疾病特征,并通过脑CT加以确诊。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降压、保心、保护胃黏膜、预防消化道出血等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予以β-七叶皂苷钠10~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点,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7~14天。随时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进行用药前后的肝、肾功能检测及血尿常规检查。

    1.4 临床疗效判定 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0级病残;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1~3级病残;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I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接近,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分析。

    3 讨论

    类似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快使血肿消散、吸收,控制血压、降低颅压,消除水肿,抗感消炎,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临床常规使用的甘露醇脱水、降压效果有限,不仅作用时间短,而且会引起正常细胞脱水和损害肝肾功能,出现停药反跳现象,不利于患者恢复。β-七叶皂苷钠是一种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出的一种含酶键的三萜皂苷钠盐。由于β-七叶皂苷钠富含的酶键三萜皂苷既能促进血管壁增加前列腺素F2a(PGF2a)的分泌,抑制前列腺素E1的释放量和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控制细胞膜Na+、K+、ATP酶浓度。还能够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化合物,表现出类激素的抗炎作用。所以在应用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时,具有降低颅内压作用稳定持久、无肝肾功能损害、不会引起水与电解质紊乱、无明显的反跳现象、无激素的副作用及禁忌证等优势。是抗感消炎、抗渗出活性、清除自由基、提高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减轻细胞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的理想药物。因此,我们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疗效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8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