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3期
编号:12183051
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之我见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和危险因素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危害居民身心健康。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比1991年增加31%,按现在人口估算,全国现患高血压人数多达2亿,并面临着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有效遏制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是最好的手段之一,使对高血压有充分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高血压开展健康教育存在一些误区,不利于防治工作,现浅谈本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健康教育几个关键问题。

    1 对非药物治疗不重视

    责任医生认为高血压患者只要坚持服药就可以了,过多依赖药物,忽视非药物治疗。患者不知道,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病危险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适用于所有病人,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减少盐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因此,不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血压不易得到理想控制。
, http://www.100md.com
    2 忽视无临床症状高血压

    一部分患者错误认为,高血压没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对健康不构成危害,就不需要治疗,必须明确告知患者,没有临床症状的高血压,同样需要正规治疗,才能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3 担心血压降得过低

    一些患者对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的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的并发症。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到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4 对有合并症时血压应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达到目标水平,因而心脑血管事件居高不下,根据《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治疗目标,合并有糖尿病、脑血管病、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但冠心病或高龄患者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应予以关注,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易造成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增加【1】。
, 百拇医药
    5 降压药物应用越早越好

    高血压药物并非是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应根据高血压分级、分层而制订治疗方案,特别是血压水平1级范围的低危高血压患者经过非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血压有可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在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中,不要急于采用降压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血压水平、检查评估结果确定起始药物治疗时间。

    6 降压药物越少越好

    在HOT研究中,仅有37%的患者使用单药治疗可以把舒张压降低至90mmHg以下。而在ASCOT研究中,分别仅有15%和9%的高血压患者在使用单一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后可使血压达标。因此对于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只要血压比达标水平>20/10mmHg,就应该将药物联合降压治疗作为抗高血压初始治疗策略。同时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具有增加降压疗效,降低单药剂量,相互抵消不良反应的优点,而且不同峰效应时间的药物联合可延长降压时间,平稳降压,不同降压药物可从不同机制加强靶器官保护作用。所以不难理解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能降压达标才好【2】。
, 百拇医药
    7 降压速度越快越好

    血压降得过快,血压变异性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出现不降反增现象,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并不是降的越快越好,尤其是冠心病、老年患者、降压速度过快、幅度过大会引起反射性交感激活、灌注不足等问题,导致心率加快,甚至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造成心血管事件的增加。《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强调血压达标时间: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治疗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若患者治疗耐受性差或老年人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1】。

    8 血压降下来后就停药

    一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目标水平就停药,待血压上升时又开始服药,如此反复间断服药后易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高血压必须坚持长期治疗认识不足,形成一种误区,即血压一旦降下来便以为可以停药,担心用药时间过长会引起不良反应,应当明确,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仍应坚持服药,大部分患者需终身服药血压才能平稳、有效维持在达标水平。
, 百拇医药
    9 忽视监测血压

    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患者是只管吃药,不注重平时监测血压,对服药后血压控制水平不清楚,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加重靶器官损害。

    总之,高血压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大力宣传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同时也需要患者的支持、配合和家属监督,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撰委员会,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唐新华,遵循指南科学规范诊治基层高血压,2010年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 百拇医药(王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