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183065
微波照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唐瑶
第1页

    参见附件(1062KB,1页)。

     【关键词】 微波照射;鼻内镜;鼻窦炎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日益普及,许多学者已认识到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不能仅仅依靠手术,炎性粘膜的良性转归才是手术的目标,影响这一目标的因素也逐渐被重视。为了提高鼻窦手术的疗效,我院采用了鼻内镜手术后辅以微波照射的方法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2-71岁,病史2-30年。所有患者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分型均参照1997年海口鼻科会议制定的“海口标准” [1]:Ⅰ型29例,Ⅱ型41例,Ⅲ型30例。依据入院序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分级,家庭背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处理 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麻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给予鼻腔常规喷呋麻液加可的松混合液,每日行鼻腔冲洗,1~6周每周行鼻内镜检查及术腔清理1次,以后每月检查1次,随访6月。

    1.2.2 微波照射 微波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待抽取鼻腔填塞纱条后(鼻腔无出血),遵医嘱给予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进行微波照射(电源电压为220u,电源频率为50w),每天照射一次,每次照射30分钟,照射距离10cm。微波照射时间不可过长,过长可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出现水泡,过短达不到治疗效果。照射时应用纱布块遮盖眼部或佩戴护目镜,以避免对眼部的直接照射,产生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 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窥镜检查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两组治愈好转率及上皮化时间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x2 检验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在同等条件下微波组治愈好转率高于常规组,同时,微波组在10周内上皮化例数高于常规组。经组间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鼻内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鼻息肉、筛窦炎患者术前嗅裂变窄、黏膜水肿、肥厚,局部脓性分泌物潴留所以嗅觉减退,术后黏膜上皮化,中鼻道无分泌物嗅黏膜颜色恢复淡黄色,黏膜无肿胀,无分泌物潴留嗅觉逐渐恢复,部分病人恢复正常。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次手术治愈率达到90% 一95%。本研究结果显示,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不同分型分期疗效不同,其中I型疗效最好,Ⅲ型疗效最差,Ⅲ型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I型、Ⅱ型(P<0.05)。

    许多学者明确指出鼻内窥镜手术并非直接去除炎症,而是通过重建和维持鼻腔鼻窦的引流使炎症能在综合的治疗措施下得以痊愈。而术后术腔创面愈合大约需3个月,术后的3~10周是术后的重要阶段,此期容易发生术腔粘连、水肿、大量囊泡形成,并可向息肉转变,术后规范随访能促使术腔早日清洁;保持鼻道和各窦口的引流通畅;防止术腔粘连和促进鼻黏膜纤毛生理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中我们在患者出院时根据术腔情况制定随访时间,所有患者均保证了6个月以上的随访。因此,10周内创面上皮化率微波组为82%,常规组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功能性鼻内镜术后2周内,及时清理清洁鼻腔,除去位于通气和引流部位的积血和分泌物,防止鼻腔软组织的再度损伤、肿胀,为后期的创面上皮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微波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局部组织的氧供应,并有效清除炎症部位的有害产物和毒性成分,消除炎性水肿,有效促进局部坏死物质代谢产物的吸收,从而起到抑菌消炎、软坚散结的作用。因此我们采用术后常规处理基础上加以微波照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2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