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205683
金黄散外敷加艾灸治疗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王燚
第1页

    参见附件。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疾病及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导致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静脉穿刺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及抢救工作。静脉炎判定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Ⅰ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Ⅱ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我科依照中医消炎、活血、消肿、止痛的原则,对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部位用金黄散外敷加艾灸,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1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发生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6—76岁,平均(67±3)岁。外渗部位常见于手背、前臂、足背,局部肿胀直径3cm—15cm,2组性别、年龄、液体外渗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没有发生皮下组织坏死的病例,发生外渗的药物有抗生素、中药针剂、高渗液体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均停止在静脉炎发生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治疗组点燃艾条灸静脉炎部位,艾灸方法为将点燃的艾火距施灸部位约2—3cm进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灸1次,灸30分钟后,予金黄散外敷,其药物组成为大黄、黄柏、姜黄、生胆南星、陈皮、苍术、天花粉、厚朴、甘草、白芷,将上述药剂研成细末,用凡士林调剂成膏。局部皮肤清洁后,将金黄散直接凃于皮肤上,约0.3—0.4cm厚,用无菌纱布覆盖。贴敷范围略大于病损处,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每次8—10小时。对照组局部用50%硫酸镁浸湿纱布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2组均以1周为疗程。

    1.2.2 疗效观察 治愈:硬结及静脉条索状改变消失,局部红肿疼痛消失。有效:静脉仍有条索状改变,局部红肿、疼痛减轻,硬结消失。无效:局部红肿、疼痛及条索状改变无好转,仍可触及硬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P<0.05,2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静脉炎的发生是由于输注高渗、刺激性药物或药液外渗所致,使局部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出现硬结,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中医属“脉痹”范畴,乃血脉受损,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治宜清热解毒,散结化瘀为主。金黄散是中医经典名方,方中大黄、黄柏、甘草清热解毒;生胆南星、天花粉、白芷姜黄消肿止痛;姜黄配合厚朴、陈皮、苍术理气活血;诸药相合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功效。外敷的金黄散,能保存较久的粘性和湿润,作用持久,具有减轻局部疼痛、肿胀、渗出物过多和继发性感染等作用。艾灸条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能温通十二脉,具有温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艾绒燃烧的热力渗透肌肤,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致炎物质的产生,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可起到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硫酸镁湿敷具有改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痉挛,消除粘膜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硫酸镁味苦、咸,具有挥发性,在皮肤表面容易形成结晶,令皮肤较为干燥,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同时容易浸湿衣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4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