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1期
编号:12205760
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7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1期
     【摘要】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诊治的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分为大肠湿热、脾虚湿蕴、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阴血亏虚6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结果:5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5例,占61.4%;有效20例,占35.1%;无效2例,占3.5%;总有效率占96.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副作用小。

    【关键词】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直肠和结肠粘膜层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以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其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及外界环境的刺激有关。中医病属“久泻”、“久痢”、“痢疾”、“肠癖”、“肠风”、“脏毒”、“大瘕泄”等范畴[1]。近年来,笔者通过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59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5年;其中轻度36例,中度20例,重度1例。

    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制定)

    2.1 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2.2 病程较长,多在6周以上,常持续或反复发作。

    2.3 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热等诱因有关。

    2.4 结合结肠镜、钡剂灌肠、结肠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3 辨证论治

    3.1 大肠湿热证:证见腹泻,腹痛,便下黏液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身热,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以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治疗。

    3.2 脾虚湿蕴证:证见大便溏薄,黏液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痛隐隐,肠鸣,脘腹胀满,食少纳差,肢体倦怠,面色萎黄,水谷不化,久治不愈,舌淡苔白腻,脉细弱者;治宜健脾益气,化湿助运;以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治疗。

    3.3 寒热错杂证:证见下痢稀薄,夹有黏冻,反复发作,腹痛绵绵,四肢不温,腹部有灼热感,烦渴,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脉弦或细弦,治宜温中补虚,清热化湿;以乌梅丸(《伤寒论》)加减治疗。

    3.4 肝郁脾虚证:证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稀溏,或黏液便,性情急躁或精神抑郁,常因情志或饮食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伴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苔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以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合四逆散(《伤寒论》)加减治疗。

    3.5 脾肾阳虚证:证见泄泻日久不愈,夹有白冻,甚者完谷不化,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腹胀,食少纳差,五更泄泻,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健脾补肾,温阳止泻;以理中汤(《伤寒论》)合四神丸(《证治准绳》)加减治疗。

    4 治疗结果

    4.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 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发现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4.2 治疗结果 5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5例,占61.4%;有效20例,占35.1%;无效2例,占3.5%;总有效率占96.5%。

    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久痢”、“痢疾”、“肠癖”、“肠风”、“脏毒”、“大瘕泄”等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但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尤以脾为中心,湿热是主要致病邪气,其病因有脾虚、外邪、饮食、情志、劳逸之不同,临证有寒热虚实之差异。初发期溃疡性结肠炎,或反复发作时,多为外感湿热或脾虚湿蕴,痰湿内生,湿从热化,湿热蕴结于大肠,气机不利,传导失司,而出现腹痛、泄泻;由于大肠湿热内蕴,热盛肉腐,溃而成疡,久病入络,血络受损,血败肉腐,而下痢脓血;其主要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湿邪和脾虚是辨证要点,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日久则虚实夹杂,寒热错杂[2]。治疗时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辨证施治方能起到满意效果。大肠湿热证多为感病初期,以湿热实邪为主,方选芍药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以除致病之因,芍药柔肝缓急,当归行血,木香、槟榔行气导滞,大黄清热通便,佐以肉桂、甘草,共奏清热燥湿、调和气血之功[3]。脾虚生湿,湿浊下趋而致脾虚湿蕴证,多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厚肠止泻,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止泻,砂仁化湿醒脾,佐以它药,共达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效。痛泻要方补脾柔肝,缓痛止泻,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四逆散疏肝理脾,主治肝脾不和证;二方加减适用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脾虚失运,肝木乘脾所致肝郁脾虚证者。理中汤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四神丸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泻;二方灵活加减治疗脾肾阳虚证效果尤佳。驻车丸中黄连清热坚阴,厚肠止痢;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本草纲目》言其“疗肠风下痢”; 当归补血活血止痛,《药性论》言其“治下痢腹痛”;炮姜温经止血,少佐炮姜寒热并用,以制黄连苦寒太过;共奏滋阴止痢之功。

    参考文献

    [1] 何文玉.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8):81—84.

    [2] 张喆,王微,高敏,符思. 中药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3例临床观察 [J]. 北京中医药,2011,30(11):836—838.

    [3]谢鸣.方剂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9—130., http://www.100md.com(张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