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1期
编号:12205389
试论中医学“治未病”观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1期
     【摘要】 中医学蕴藏着丰富而系统的治“未病”理论及智慧,不仅具有现代医学的内涵,更极具其特色。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先进观念,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观念,对其更进一步整合研究和推广运用,是摆在中医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如果运用推广好此理论,将为促进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中医学;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再由《难经》里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未病是指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多层涵义。关于“未病”其内涵及外延十分丰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下面就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以及调节健康状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 百拇医药
    1 未病先防

    1.1 健脾 治未病首先是未病先防,其具体措施是健脾。脾主四肢,统五脏,即脾胃为后天之本,又为诸病之源,也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均信赖脾胃,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也就是说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涉及四脏有病,亦必须养脾,故脾气充,四脏均旺盛,脾气绝,四脏必病,凡治四脏之疾者,必养脾胃。总结脾与四脏其关系,突出了治脾胃的主要意义,换言之,脾是健康之本。

    1.2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化化之源。脾性至阴,五行属土,系水谷之海,化生气血,而人的生活动力以脾胃化生的气血为物质基础。脾运化水谷,胃纳之水谷,吸收精微上输于肺而化为营卫之气,《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而宗气的生成亦离不开脾胃,《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损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脾胃资生之气,而血液由营气和津液合和而成,由脾上输于心肺灌注脉中,化赤而充养,而营气和津液均源于水谷精微,故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正如五介宾所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于脾。”
, 百拇医药
    2 既病防变

    2.1 脾弱则易发病 有终必有始,有始必有终。空间中寓时间,时间中亦寓有空间,时间与空间是辩证统一的。与时空相比中医学更重视时间,亦即动态性,过程性,此乃“上守神”之意。时间是通过气化来实现的,气化的形式,即升降出入表现为空间概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亚疾病能否发生转归,正气的强弱是关键,决定正气不足产生疾病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也源于脾之生化的水谷精微,亦即李东垣所论的胃气元气。胃气和元气的盛衰,又与脾之功能强弱有内在联系,脾旺则正气充盛,脾弱则正气不足,因此,“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从空间上看,亚疾病具体发生于哪个脏腑,也与脏腑本身的正气强弱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充养全身,脏腑局部正气亏,亦与脾藏有着密切的联系,疾病发生以后,从时间上讲,其发展变化也是以正气强弱为依据的,正气强,则亚疾病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正气弱,则为功能性的疾病向着器质性疾病方向发展。因此,脾的功能失常是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和始终。

    2.2 阴阳平衡自和 阴阳平衡自和是治未病中的一个法宝,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动力和趋势。对于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功能。阴阳自和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在中医学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阴阳自和”的思想由来已久,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用以类比人体内的阴阳双方认为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也致协调有序,方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百拇医药
    3 “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

    3.1 “治未病”即是调节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是由健康自疾病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期,在这期间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出现精神活动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个状态不能及时纠正,则容易引起各类疾病。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属于“未病”范畴。中医治未病方式各种各样,常用针灸、穴位敷贴、食疗、保健,选择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易,因疾而易,选择应用。

    3.2 调理情志即维持心理健康 中医学在问诊中,医生通过患者自诉,再与医生交谈,对患者提出问题的解答,对患者交待医嘱时要患者对饮食、起居、环境,保持适应为变。为患者解决疾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中医学主张对患者“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先必治神”的重要性。医心为先,治神为本。此外,中医学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五志”,常用来指导调节情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根据《黄帝内经》“悲胜怒,喜胜悲,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创造性地运用以情胜情的心理制约和调理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健康观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说现代医学健康是从生理、心理、社会3个层面上构成的学术观点。与中医学关于人体生命运用规则和“治未病”的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以及调节亚健康十分相似。这就是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健康理念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学的“治未病”的理论还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所以“治未病”、调情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牢固构成了中医学独特而优越的理论体系。如何充分运用好中医学这富贵的特色资源,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医工作者的使命,更对其进一步全方位研究推广将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百拇医药(杨剑横 李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