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5412
不同节段手法正骨治疗椎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班华东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研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不同节段手法正骨优选节段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骨外科治疗的3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即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侧旋提推法调整6-7颈椎,乙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角度复位法调整3-5颈椎,丙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定点复位法调整1-2颈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甲组治疗有效率为54.55%,乙组治疗有效率为63.64%,丙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甲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多与寰枢椎错位有关,颈椎病患者合并寰枢椎错动移位时,寰枢节段为手法正骨的优选节段,纠正枢椎或寰椎的错动移位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正骨;效果;节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眩晕、猝倒、头痛、视力减退、复视、感觉障碍等。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骨外科进行治疗的3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法正骨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骨外科进行治疗的3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1例女性,12例男性,年龄范围为21-63岁,平均年龄为(37.4±0.7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青岛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经颈椎X线片检查发现有第3-7颈椎有不同程度的韧带钙化、钩椎关节间隙左右不等、不同程度的钩突增生、寰枢轴线分离、齿状突不居中,经颅多普勒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将33例患者平均随机平均分为3组,即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侧旋提推法调整6-7颈椎,乙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角度复位法调整3-5颈椎,丙组患者采用颈部分理揉按联合定点复位法调整1-2颈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分理揉按(自后枕部向肩背部)。根据不同的节段采用不同的复位方法[2]。甲组:11例患者均采用侧旋提推法调整6-7颈椎整复有错动移位的椎体。乙组:11例患者均采用角度复位法调整3-5颈椎中有错动移位的椎体。丙组:11例患者均采用定点复位法整复有错动移位的枢椎或寰椎。治疗为1次/3日,共5次,并进行渐进性颈项肌功能练习,嘱患者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避免瞬间猛烈转颈,避免高枕睡眠。

    1.3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的“眩晕”疗效标准:(1)治愈:生活工作不受影响,位置性眩晕试验阴性,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生活工作影响较小,位置性眩晕试验有所改善,眩晕等症状有所减轻;(3)无效:生活工作影响较大,位置性眩晕试验无改善,眩晕等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3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甲组1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治愈,有2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54.55%;乙组11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愈,有2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3.64%;丙组11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愈,有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1.82%。甲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动脉痉挛或受挤压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发病机理主要为两个方面:(1)交感神经因素,周围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无菌性炎症刺激和颈椎错动移位刺激椎动脉管壁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收缩和痉挛,降低椎动脉的血流量;(2)机械性压迫,如颈椎失稳、横突孔骨性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刺激或挤压椎动脉引起供血不足。以上说明,挤压或刺激任何部位的椎动脉均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和眩晕症状更易通过纠正枢椎、寰椎的错动移位而改善。因此,手法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优先选择纠正枢椎、寰椎的错动移位。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对比后发现,甲组1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治愈,有2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54.55%;乙组11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愈,有2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3.64%;丙组11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治愈,有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1.82%。甲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与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与乙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4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