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313135
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3期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516001)

    【摘要】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肛窦炎患者以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2次/ d,药液温度控制在35℃左右,药注入后卧床休息20~30分钟,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30例,占60. 00%;显效12例,占24. 00%;有效5例,占10.00%;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94.00%。疗程最短7天,最长14天,平均( 10±0. 6) 天。结论: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肛窦炎;大黄牡丹汤;灌肠

    肛窦炎又称为肛隐窝炎, 中医称为“脏毒”,是肛窦及肛门腺内的炎症性病变。它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感染病灶,约有85%肛门直肠病变与肛窦感染有关,因此被称为肛门直肠疾病的“发源地”[1],因其治疗时间长且易反复发作,是一种难治的多发病。笔者自2008 年1 月至2011 年8月采用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50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0 例患者均为我院中医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33 例,女17 例,年龄最小26 岁,最大59岁,平均(41±3.9)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平均(3.8±1.03)年。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国肛肠病学》[3 ]790拟订。①临床症状:肛门疼痛、坠胀及排便不尽感,大便带黏液,伴肛周瘙痒、会阴部不适等(具有1 项或多项)。②指征:病变肛窦处可触及硬结或凹陷,肛瓣隆起,触痛明显。③肛镜检查:镜下可见到肛窦、肛门瓣充血、水肿,轻压病窦处可见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溢出,可伴旁侧肛乳头红肿肥大。2 治疗方法
, http://www.100md.com
    本组50 例患者均给予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2 次/d,1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大黄牡丹汤加减药物组成:大黄12 g,牡丹皮12 g,桃仁12 g,芒硝3g,冬瓜仁12 g,金银花9g,蒲公英9g。上述药物水煎浓缩至60 mL 备用。灌肠前嘱患者排空粪便,并用温水将肛门洗净,然后将涂有润滑油的硅胶导尿管置入肛内,再用注射器将药液(药液温度控制在35℃左右)通过硅胶导尿管缓慢注入肛内。药物注入后卧床休息20~30 分钟。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中国肛肠病学》[3]793拟订。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肛内指诊及肛镜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指诊及镜检体征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指诊、肛镜体征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肛镜下及肛内指诊体征无改善。3.2 治疗结果 本组50 例,治愈30例,占60. 00%;显效12例,占24. 00%;有效5例,占10.00%;无效3例,占6.00%;总有效率94.00%。疗程最短7天,最长14天,平均( 10±0. 6)天。,经随访6个月未有复发者。4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由于肛窦炎发病部位深隐,通常使用的坐浴换药及全身抗炎疗法,药物往往难以直达发病部位,故疗效欠佳。目前常用中药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本病,该疗法具有药物吸收快、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直接作用于病灶,改善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并可在家中治疗等优点。大黄牡丹汤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该方治症属于热毒蕴结于肠,气血瘀滞不通而成。该方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排脓为法,从而取得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方中大黄清热解毒,祛瘀通便;丹皮凉血散瘀为君,芒消助大黄清热解毒,泻下通便为臣;桃仁、丹皮活血化瘀为佐,冬瓜仁排脓散结为使,另加金银花、蒲公英以加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七味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消痈之功。药理研究表明,大黄牡丹汤对于多种肠道细菌均可抑制或杀灭,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亦表明采用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治愈率可达60.00%,总有效率可达96.00%。综上所述,大黄牡丹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临床疗效显著,疗程短,且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谭新华,陆德铭.中医外科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1.[3]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http://www.100md.com(叶思文 黄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