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22308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4期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调整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早期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1]。近几年来,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未肾病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2]。近年来,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用自拟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临床糖尿病肾病期(IV期)患者106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3.6岁。糖尿病病程10~22年,平均 13.8年;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程4个月~8年,平均2.6年。全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53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及病程等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1.2临床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诺和灵30R(早饭和晚饭前30min分别皮下注射12U、10U),以及ACEI(洛汀新10mg,1日1次口服)和ARB制剂(80mg,口服1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药用西洋参15g,黄芪30g,生地黄15g,山药30g,山茱萸15g,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每天1剂,水浓煎后分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和各项临床生化指标。

    1.3疗效评定标准[3]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蛋白减少2个“+”或 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50%,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明显好转;有效:症状改善尿常规蛋白减少1个“+”或 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50%,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肾功能指标好转。
, 百拇医药
    2结果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 2=4.213,P<0.05)。详见表1。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比较结果 例(%)

    注:经X2检验得出结论,两组有效率差别具有显著性(P <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史10~20年的患者,其发病率高达50%[4],且病变呈进行性发展,5~10年后即可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降低其早期微量蛋白尿是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高血糖引起的蛋白非酶糖基化、高血粘、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密切相关,故降低UAER、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脂代谢紊乱对于延缓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肾病,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其病机是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虚血液推动无力,阴虚血涩难行,终致血脉瘀阻[5]。方中西洋参、黄芪、生地益气养阴,山茱萸补养肝肾、涩精,山药补益脾阴、固精,泽泻利湿浊并防地黄滋腻恋邪,丹皮、赤芍泄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运脾,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以活血养血、行气化瘀,诸药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之效。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山药、地黄、泽泻、茯苓等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西洋参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红花有降血压、血脂的作用,黄芪和川芎合用有较好的降低尿蛋白的作用、能减少微量白蛋白尿,黄芪还能通过抑制肾脏NO的合成纠正糖尿病早期的肾脏高灌注、高滤过。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等具有降低血黏度、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改善血液流变异常,改善肾小球微循环障碍,降低尿蛋白。
, 百拇医药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脂代谢及血流变异常,显著降低其早期尿白蛋白,保护肾功能,从而阻止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舒思洁.西洋参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6~27.

    [2] Mogensen CE,Schmitz A,Christensen CR.Comparative renal pathophysiology relevant to IDDM and NIDDM patients[J].Diabetes Metabolism Rev, 1998,4:453.

    [3]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7~8.

    [4] 郑莜萸.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233~237.

    [5] 杨书彦,自爱荣,李玉平.洛丁新与保肾康及藻酸双酯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6(2):111~112, 百拇医药(冯宁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