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新生儿
编号:13546624
改良脐部护理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健康护理》 201912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的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70例新生儿进行研究,按照接诊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5例,对照组的新生儿采取常规脐部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新生儿采取改良的脐部护理方法,对两组新生儿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的感染率为1.19%,而观察组新生儿的感染率为0.30%,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的脐部护理方法,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改良脐部护理;感染发生率;预防

    脐部感染在新生儿群体中的发生率较高,典型的脐部感染包括发炎、化脓等,如不及时控制,可能引发新生儿败血症等问题,给新生儿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如何通过对脐部护理方式进行改进,以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成为新生儿护理人员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院就两种不同的脐部护理方式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入住我院的6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5例。纳入标准为:胎龄≥37周,体重≥2500g,产妇无宫内感染,均为自然生产。其中,对照组男性新生儿160例,女性175例,平均胎龄(38.2±1.7)周;观察组男性新生儿157例,女性178例,平均胎龄(38.4±1.6)周。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临床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采用浓度为5%的聚维酮碘对脐周皮肤进行消毒,并利用脐圈对脐带根部进行结扎,在距离结扎处1cm左右剪断脐带,并排除残留血液。利用浓度为5%的碘伏对脐断面进行可消毒,利用灭菌干纱布进行包扎。

    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的脐部护理方法,即从新生儿分娩直至其出院,每天在给新生儿洗澡后,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棉棒从脐断面至脐根部进行擦拭,再以脐根部为中心,环装向周边进行擦拭,擦拭直径5cm。利用酒精消毒两遍后,贴上脐贴。

    观察组新生儿采取改良的脐部护理方法,在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新生儿脐带进行消毒后,将愈脐带的扎脐环套扎在脐带根部,与脐轮距离0.5cm左右,在距离脐环套远端0.5cm左右的位置断脐,挤出残端血,将愈脐带袋芯部位对准脐眼敷好并固定。在新生儿出生2d后,根据新生儿脐带的干枯情况进行二次断脐,确保气门芯与脐带根部的受压位置分开,护理人员向上提拉牵引线,在与新生儿腹部成30°角左右时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将脐带残端剪掉,再对脐部皮肤进行消毒后,貼好脐贴,再经24 h后可将脐部暴露。每2d更换一次愈脐带,要求在新生儿洗澡后进行操作,直到新生儿脐部干燥脱落为止。

    1.3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作为工具对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全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脐部脱落时间为(6.03±0.92)d,其中4例发生脐部感染,占全部新生儿的1.19%;观察组的平均脐带脱落时间为(2.86±0.87)d,共发生1例脐部感染时间,占全部新生儿的0.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刚刚分娩的新生儿,其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健全,且身体各项器官也处于发育状态中,其血浆中的IgM水平较低,脱离母体进入外界环境,巨大的环境差异可能导致感染问题的发生。新生儿脐带部分原本的血运较为丰富,在断脐后在脐带残端必然存在开放性切口,随着血运供应的停止,脐带将逐步干枯硬化,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脱落。大部分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1周左右,切口彻底愈合则需要10-14d左右。脐带脱落的过程中,往往会分泌一些胶质物,容易造成厌氧细菌等微生物滋生,造成脐部感染问题的出现。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是导致脐部感染进而研发败血症的一项重要诱因。在护理过程中需及时清除脐部分泌物,并进行彻底消毒,避免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在对新生儿洗澡的过程中,不能仅关注洗澡的流程和安全性,还需对脐部的干燥和无菌。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与脐部护理指导,叮嘱其勤换尿布,且尿布位置应避免盖住肚脐。如果1周后脐带仍未脱落,没有红肿、液体渗出等迹象可不必过于担心,等待自然脱落即可。若发生脐部红肿、渗血,出现脓性分泌物等情况,需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出现严重感染或其他疾病。

    因此在二次断脐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而且剪脐的位置同样非常关键,应防止气门芯结扎的位置太高,造成脐留过长而使剪脐操作困难,因此剪脐操作需细致彻底,避免过多的遗留残端,防止出血,避免脐部感染的发生[Ci i7

    护理人员需根据脐带的干枯情况确定能否进行二次断脐操作,若脐带过于潮湿,可能导致剪脐后残端渗血,增加感染的记录。执行断脐操作时, 务必确保无菌、干燥,以免发生医源性感染问题。剪脐时需避免气门芯结扎的位置过高,以免出现脐留过长,造成断脐的困难。

    在本研究中发现,采取改良的脐部护理方法,二次断脐操作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缩短断脐所需的时间,具有巨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莎莎.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2):172.

    [2]王妍,王彩,熊亚娟.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对比[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111.

    [3]杜英.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对比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698-1699.

    [4]郑国娟.不同脐部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02):67-68., 百拇医药(杨廷廷)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