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期
编号:13184801
以战斗的姿态挑战前沿(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期
     2011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晚一些,又因连日多云,11月22日下午才5点多钟,北京城里就已夜色茫茫、寒气逼人。然而,就在这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西楼五层学术厅却灯火辉煌、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我国著名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院士,正在这里做《精品战略与学科建设》的主题演讲。樊院士多数时间都在设于陕西西安的第四军医大西京医院忙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在北京采访到他,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所以,记者守在会场,一看樊院长演讲结束,便立即“冲”了上去……

    少将、全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樊院士的各类头衔很多,但有三个词汇最为关键,那就是“院士”、“校长”、和“将军”。由此,采访,便围绕着这三个关键词开始了。

    敢于较真,院士的真性情

    自1978年从第三军医大毕业,到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年来,樊院士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奋斗之路?这一直是业界后辈的“关注热点”。见记者首先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身着挺拔军装、肩扛闪耀将星的樊院士脱口说道:“较真儿!”
, http://www.100md.com
    的确,据记者了解,别看樊院士长着一张很和善的面孔,看起来一团和气,但他一旦较起真来,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却是谁也挡不住的。

    1972年参军时才19岁的樊代明在西藏高原养过猪,当过炊事员和卫生员;1975年进入第三军医大学习,并提前一年毕业,成为“文革”后第四军医大学的首批研究生;1985年,因为成绩优异,被世界卫生组织选送到日本国立癌症中心深造。我国当时在消化疾病领域还很落

    后,曾有一名外国学者对中国医生能否使用高科技诊断和治疗胃癌公开表示了怀疑。这样的怀疑刺痛了樊代明,也激发了他要在这个领域和外国人“较真儿”的决心。那时候,樊代明研究的“人源性胃癌单克隆抗体”课题,在世界上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学者刚刚开始摸索。就因为敢于较真儿,樊代明全力以赴,半年后就成功研制出了4株人源性胃癌单克隆抗体,并拒绝了国外一些条件丰厚的聘请,带着研究成果如期回国,随后带领同事建起了实验室,不仅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开展研究,还亲自到国内癌症高发区进行取证和调查工作,把山西华县“癌症村”的所有村民接到西安验血、做胃镜、留标本,最终掌握了极有参考价值的“家族生存谱”等第一手科研资料;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制作并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了3万多张病理切片和2万多张ABC免疫酶标等特殊染色片,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3种诊断和治疗胃癌的新方法。几年后,樊代明又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胃癌血清免疫诊断方法,使血清诊断胃癌阳性率由45%提高到70%以上,再次大大提高了我国胃癌早期诊断水平。
, 百拇医药
    樊代明的另一个“较真儿”故事,发生在1994年。那年,樊代明去美国洛杉矶参加世界胃肠病大会,他虽然有论文入选,却和来自世界各地的3万学者一样,只能坐在台下当听众。于是,觉得被藐视了的他又较上劲儿了,说了一句后来在业界很有名的话:“中国人总有一天也要坐在台上,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结果,2008年9月15日,亚太地区消化病大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樊代明代表中华消化学会、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华肝病学会、中华胃肠外科学会等4个专业学会联合递交了多达70页的材料,申办2013年亚太地区消化病大会暨世界胃肠病大会。在10分钟内,樊代明用流利的英语向与会专家作了精彩陈述,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最终以2票的优势胜出,取得了2013年亚太地区消化病大会暨世界胃肠病大会在中国的举办权。就是在这次大会上,樊代明院士和吴开春教授当选为亚太地区消化病学会常务理事,并分别荣任该学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和科技奖励委员会主席。2009年11月,世界胃肠病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学会主席克扎雷克在会上宣布:2013年世界胃肠病大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著名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院士将出任大会主席!
, 百拇医药
    ——这标志着在世界胃肠病大会历史上,首次将会议地点设在中国,第一次由中国人担任大会主席。由此,中国消化学界从在世界上没有话语权,逐步到“小有话语权”和“有较大话语权”的地位。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樊代明院长的“较真儿”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些“重大事件”上,只要和学术发展有关,他几乎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较真儿”的机会。有一次,一位理论权威被第四军医大请来作报告,可开讲不大一会儿,原本坐满了听众的大礼堂里却陆续有人离开,没走的也有人开始打盹儿。这样的场面,一般人习以为常,但樊代明却站起来说:“对不起,教授,您讲的这些内容我们早就从文件中学过好几遍了,能不能讲点儿新东西?”结果可想而知:演讲的和听演讲的都愣住了。不过,仅仅在短暂的安静之后,一切就改观了:演讲者放下讲稿,侃侃而谈、生动有趣;听讲者为之一振,表情生动,掌声不断……

    实际上,樊代明院士听别人讲座如此,他自己搞起讲座来,更不含糊。早在樊代明当第四军医大副校长、亲自主持“精品讲座”学术交流活动时,他就曾“约法三章”:无论是大教授还是小医生,不论身份,每个人发言只给10分钟;只许讲学术见解,不能说废话。要是有人开口说“感谢领导和老师前来”,他就会立即打断,要求对方进入正题。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不近人情,但几年过去,他主持的“精品讲座”已声名鹊起,活动地点从教室换到会堂、进而改到了大礼堂;听众也由最初的几十人扩大到了几百人、几千人。
, 百拇医药
    精品战略,校长的大思维

    “一流大学的一个共同文化特征就是‘追求卓越’。这个‘卓越’,不仅仅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追求,也包括管理上的追求。‘卓越’不是空话,‘卓越’体现在每项工作中、每种价值取向上,这就是一种‘精品意识’。一所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一定要有满足国家战略和军队需求的意识和能力,一定要走精品发展之路,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精品讲座、精湛医术、精良设备、精品课程、精优论文等22项精品战略工程。”因为采访当天,樊院士在空军总医院演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设学科、发展学科,实现学科全方位跃升”,所以,身为第四军医大校长的樊代明院士的话题,很快就回到了他的“精品战略”问题上。

    据记者了解,樊代明是在2007年当选为第四军医大校长的;也就是在那一年,第四军医大校党委确定了“在建校80至100周年时,把四医大建成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目标。第四军医大建校80年是哪一年?是当时后延27年之久的2034年!从这个时间跨度上可以看出,这的确是一个大目标,更是一个大思维,看起来似乎有些遥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方向正确、勇往直前,就没有攻不下的高地!于是,随之而来的是,第四军医大党委为了实现这个大思维而制定的精品战略,具体落到实处,便是囊括整个学科建设的22个大工程,其中包括精品课程、精湛医术、精尖成果、精优论文、精良设备、精细管理等;而针对这十大精品工程,他又搭建了22个“校场”,要搞一场扎实、持久、高端的“大练兵”。

    2007年11月,第四军医大基础部选拔10个教研室主任的公告,通过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公开了,并声明招聘对象不论校内校外、不分国内海外。一时间,报名者趋之若鹜,但报名者仔细一看任期目标:6个目标22个指标,全都瞄准国际行业前沿,自己能做到吗?结果真的“拎枪”进“校场”的不到30人。当时的主考官共有10人,是包括樊代明在内的5位院士和5位“长江学者”。他们在听完每位应聘者的“应聘演说”后,一般都会抛出3个问题:你干过什么?你想干什么?你能干什么?应聘者的“十八般武器”在回答这几个问题的过程中一一亮相,当时就分出了高低,优胜者过五关斩六将成功后,旋即走马上任。, http://www.100md.com(何晓 艾素)
1 2下一页